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治疗 > > 正文 >

益生菌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治疗胃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

正常情况下,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胃酸、蛋白酶的分泌功能,不溶性与可溶性粘液层的保护作用,有规律的运动等),能抵御经口而入的千百种微生物的侵袭。

自从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后,才认识到幽门螺杆菌几乎是能够突破这一天然屏障的唯一元凶。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后,在粘稠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运动能力,借助菌体一侧的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到达上皮表面后,通过粘附素,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

幽门螺杆菌通过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

Goodwin把幽门螺杆菌对胃粘膜屏障的破坏比喻作对“屋顶”的破坏给屋内造成灾难那样的后果,故称为“屋漏”学说。目前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研究主要包括:1、使幽门螺杆菌穿透粘液层在胃上皮细胞表面定居的因素;2、对胃上皮细胞等起破坏作用的毒素因子3、各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以及免疫反应物质等。

为何胃病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

体内用药效果不理想

尽管幽门螺杆菌在体外对许多抗菌药物都很敏感,但是在体内用药并不那样如意。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主要寄生在粘液层下面,胃上皮细胞表面。注射途径用药,对它无作用,经口局部又因为胃酸环境.粘液层的屏障及胃的不断排空作用,使药效也大大地受到了限制。再加上有些药长期应用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或耐药菌株等问题。

单一用药治愈率低

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本来看来很容易治疗的问题,实际上效果并不总是很理想。总的讲来,目前不提倡用单一的抗菌药物,因为它的治愈率较低,一般<20%,且易产生耐药性

用益生菌治疗胃病预防胃癌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过度繁殖是发生消化性溃疡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所以科学家们想到,能否用益生菌抑制这种致病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降低消化性溃疡发生的风险。在实验室里进行的相关实验已经证实,乳酸菌属中的许多菌株,包括嗜酸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培养皿中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有时甚至能杀灭该菌。

动物实验效果显著

研究者们为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尝试用一种无菌鼠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者发现,若让无菌鼠摄入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细菌就会很容易在它们的胃里生长繁殖。但若事先用添加了唾液乳杆菌的食物喂养几天,那么这些老鼠对幽门螺旋杆菌就具有了很强的抵抗力,并使其数量下降99%以上。

鼓舞人心的研究结果

年刊登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对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而言,益生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这项研究选取了70名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且尚未患上消化性溃疡的成人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组每天喝两次添加了两种益生菌(嗜酸乳杆菌LA5和双歧杆菌Bbl2)的酸奶,对照组每天喝两次与实验组等量的普通牛奶,在实验结束两周后,所有人都接受了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

结果十分鼓舞人心:在每天喝含益生菌酸奶的实验组成员体内,幽门螺旋杆菌的数量显著下降,而在对照组则没有观察到任何有益的改变。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停用酸奶两个多月的时候,研究者对实验组的成员再次做了检查,他们发现大部分人体内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数量开始回升。换句话说,益生菌的存在并没有完全消灭消化性溃疡的始作俑者——幽门螺旋杆菌,但它们却有效地将其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

对常规“三联疗法”的改善

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方法是“三联疗法”。这种疗法是联合使用两种抗生素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再加上一种抗酸药或者胃黏膜保护剂。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统计,三联疗法对90%的成年患者都有效,这种疗法能有效缓解溃疡症状,杀灭致病细菌,还能防止溃疡复发。但这种疗法也并非十全十美,它只对约60%的儿童有效,还可能会导致恶心、腹泻、腹痛、味觉障碍、头痛,以及其他多种身体不适。

有乐观的科学家预测:如果用益生菌替代三联疗法中的一种甚至两种抗生素,那么幽门螺旋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几率自然会降低。例如,捷克的科学家们对86名接受三联疗法的消化性溃疡患儿展开了调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用三联疗法和益生菌联合治疗患有消化性溃疡的儿童,不仅治疗效果明显,而且风险低、花费少。









































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的好
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zl/10271.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