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治疗 > > 正文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IBD具有保护性作用

全国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07905.html

年9月20日,首都医科医院的专家团队在CellDeathDisease发表了题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炎症性肠病:上消化道与下消化道的交互影响》的综述性文章,[CellDeathDisease.第9卷,文章编号:()]。

医院消化内科团队的文章探讨了幽门螺杆菌对炎症性肠病的保护性作用及其背后的机制,提示对无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治疗或许需更谨慎的权衡其风险和收益。

现摘译如下:

幽门螺杆菌与人共存约60万年,全球人口中超过50%感染。它于年在体外成功培养,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在过去的35年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自此,幽门螺旋杆菌被定性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恶性肿瘤的主要致病因子。

许多患者接受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但只有1%~2%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最终患上了胃癌。

最近,许多流行病学和基础实验研究表明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通过诱导系统免疫耐受和抑制炎症反应来预防炎症性肠病(IBD)。基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对IBD的潜在保护作用,认为幽门螺杆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复杂的。

而事实上,IBD与Hp的关系耐人寻味:

①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主要是免疫紊乱、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间的复杂互作;

②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均表明,幽门螺杆菌(Hp)慢性感染有抗IBD的保护性作用;

③该作用与Hp诱导的系统性免疫耐受和抑制炎症应答有关,涉及耐受性树突细胞和免疫抑制性Treg;

④Hp脂多糖的生物活性较低,无法有效激活NF-κB通路,刺激分泌低水平炎性因子;

⑤幽门螺杆菌低生物活性LPS不能有效激活NF-κB通路,刺激促炎因子的分泌。IL-10,TGF-β,NLRP3炎性体和IL-18对幽门螺杆菌对IBD的保护作用至关重要。;

⑥无症状的Hp感染,其根除治疗或需谨慎。

⑦幽门螺旋杆菌诱导的致耐受性表型DC和免疫抑制性Treg的详细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考虑到胃癌预防与引发IBD的风险之间的权衡,是否应该为无症状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提供根除处方仍然值得讨论。

⑧儿童时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助于免疫系统发育,并可预防自身免疫或过敏性疾病的发作。此外,由于根除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杆菌的开始,IBD的发病率在这些地区稳步增加。

原始出处: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zl/18755.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