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精准治疗的展望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发现者、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PrecisionClinicalMedicine名誉主编BarryMarshall教授在PCM发表观点文章: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应改变其传统的经验性治疗范式(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isanInfectiousDiseaseandtheEmpiricTherapyParadigmShouldbeChanged)。文章总结了经验性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缺点,强调了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应按感染性疾病的处理原则来进行,并展望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精准治疗的方案与策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原文并免费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图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也是引起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预防胃癌的发生。抗生素联合用药方案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唯一途径。然而,由于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幽门螺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增高。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耐克拉霉素的幽门螺杆菌列入12种最危险的耐药细菌名单。如果耐药幽门螺杆菌株在人群之间广泛传播,势必将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抗生素耐药的严峻形势下,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成功率逐年下降。目前,基于经验性抗生素用药的治疗方案失败率高达40%,既往的“标准三联方案”已被“铋剂四联方案”所取代。在没有培养/药敏结果指导下,临床医生只能根据个人经验去“猜选”抗生素,一旦选择错误,就可能会导致根除治疗失败。初始治疗失败后,幽门螺杆菌已产生耐药性,再次经验性治疗的根除成功率更低。因此,初始治疗选择正确的敏感抗生素对幽门螺杆菌的成功根除至关重要。
图1 幽门螺杆菌的透射电镜观察
年发布的《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报告》(KyotoGlobalConsensusReportonHelicobacterpyloriGastritis)以及最新国内外各大指南和共识均明确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应该按照感染性疾病的处理原则来进行治疗,即通过培养/药敏结果来指导抗生素的选择,从而避免因抗生素选择不当而导致的治疗失败和耐药菌株的产生。通过胃镜获取患者胃黏膜标本进行幽门螺杆菌的分离培养及药敏检测是临床上幽门螺杆菌感染精准治疗必由之路。文中提到,东亚地区是胃癌高发区,每年新发胃癌占世界范围内新发胃癌的一半左右,因此已经将胃癌筛查的年龄定为35岁。胃镜筛查是发现和诊断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我国胃镜检查费用较低、普及度广,基于胃镜获取胃黏膜组织来进行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和药敏检测符合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和胃癌发病率高的国情。目前,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专业的幽门螺杆菌实验室已经完成院内外近例患者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和药敏检测。在培养/药敏结果的指导下,初次治疗失败患者在接受药敏指导下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可以达到95%。
参考文献详见原文
BarryMarshall教授简介
BarryMarshall教授现任西澳大利亚大学(TheUniversityofWesternAustralia)马歇尔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主任,西澳洲政府生命科学大使,美国科学院院士以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Marshall教授是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者,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精准治疗的国际权威,他于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年,Marshall教授被聘请为四川大学名誉教授,并于年与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共建“华西-马歇尔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心”。目前为止,Marshall教授已在TheLancet、Scienc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余篇,累计出版专著40余部。
PrecisionClinicalMedicine杂志简介
PrecisionClinicalMedicine(PCM)是医院与牛津大学出版社(OUP)合作出版的全英文医学专业期刊(点击本网站最下方"阅读原文”)。本刊为开放获取(OA)模式,目前免收作者发表费。编辑部承诺以最快速度处理稿件,并对每篇经审稿后接收发表的论文全方位推广,提升文章被引和作者影响力。欢迎投稿!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原文并免费下载PDF
长按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zl/18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溃疡病及幽门螺杆菌的诊治
- 下一篇文章: 好消息大浪社康可以做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