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案例 > > 正文 >

幽门螺杆菌我国平均感染率近60,已是高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又名幽门螺旋菌),英文名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谈起幽门螺杆菌的被发现之路,大致可以从三个阶段入手。

1发现阶段

早在年以前,病理学家就注意到人体肠胃中存在着细菌,并在猫、狗、鼠胃中观察到过螺旋状微生物病菌的存在。

但是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消化性溃疡是有情绪性的压力以及胃酸所引起,只能以重复的制酸性药物疗程来治疗。”

年,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罗宾·沃伦(J.RobinWarren)教授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组织切片上观察到一种弯曲状细菌,并且发现这种细菌邻近的胃黏膜总是有炎症存在,因而意识到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可能有密切关系。

2试验研究阶段

年,澳大利亚临床微生物学教授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与沃伦教授合作,以例接受胃镜检查及活检的胃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证明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相关。

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还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一半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经过多次失败之后,年4月,马歇尔终于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细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马歇尔和另一位医生莫里斯(Morris)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结果大病一场。

“马歇尔疯了”!人们除了惊叹他的疯狂举动外,也逐渐意识到,幽门螺杆菌才是胃炎和胃溃疡的罪魁祸首!基于这些结果,马歇尔和沃伦提出幽门螺旋杆菌涉及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

3广泛传播阶段

年4月5日,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成果一经发表,立刻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轰动,掀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热潮。

经过时间的漫长论证,马歇尔和搭档终于在年盛夏收到了来自诺贝尔委员会的获奖通知,寥寥数语的肯定,对于马歇尔以及他的团队来说,却足足等了近20年。

目前,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

尽管目前学术上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环境源(水道污水、食品、灭活载体)中携带或传播幽门螺杆菌,但科学家们所共同认定的传播途径为:口口传播与粪口传播。

因为“口”是唯一进入胃部非创伤性的途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洁食物、不洁餐具、聚餐不分餐,长期饮酒吸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都会令我们的胃肠黏膜受损,使得人体胃肠黏膜免疫力下降,从而加大了感染Hp的发生率。

感染Hp后大多数患者体征表现不明显,无细菌感染的全身症状,也常无胃炎的急性期症状,临床上患者往往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表现就诊。

防治幽门螺杆菌还得从“吃”入手,专家建议人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实行分餐制,少吃或不吃腌菜、烟熏和油煎食物,戒烟限酒。幽门螺杆菌感染很复杂,诱发因素也很多。目前认为,以下5种因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诱因。

1、合餐制合餐制是中国重视亲属血缘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上的体现,10双筷子伸到一个盘子里是团结友好、不分彼此的表现。但是,“10双筷子伸到一个盘子里”可能带来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策:分餐制可以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尤其是家中有人患胃溃疡时,分餐制非常必要。已经感染幽门螺杆菌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正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果家庭中有多位感染幽门螺杆菌者,应该安排同时治疗。2、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研究证实,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这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对策:喜欢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的人,要减少食用量和频率。注意,熏烤食物尤其不宜与火直接接触,熏烤时间不要过长,烤焦部分不要吃。平时,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以起到对抗致癌物的作用。3、吸烟者吸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有一定关系。烟雾中含有苯并芘、多环芳香烃、二苯并卡唑等多种致癌物,是食管癌和胃癌的病因之一。对策:研究证实,吸烟人群戒烟后需要经过20年,其胃癌患病危险才能降至正常人群的水平。因此,吸烟者应该及早戒烟,且越早越好。此外,不吸烟的人还要防止二手烟的伤害。4、酗酒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人群中酒的摄入量明显增加,这抵消了使用冰箱后新鲜蔬菜摄入增加带来的好处。研究表明,酒精本身虽不是致癌物,但长期饮用酒精浓度较高的烈性酒不仅可以改变胃内环境,还可以刺激消化系统胃黏膜,损伤黏膜组织,加快致癌物的吸收,参与胃癌发病过程。如果饮酒同时吸烟,危害性更大。因为酒精可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加强对烟雾中致癌物的吸收。对策:平时,大家可以适量饮用米酒、葡萄酒等低度酒,而应该避免大量饮用白酒,不要喝劣质酒。喝酒前最好要适量进食淀粉类食物,以减少酒精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5、夜宵

许多年轻人吃完夜宵后,回到家躺下就睡。由于进食到睡眠间隔时间太短,常会增加胃食管反流发生风险。而胃酸反流不仅会带来“烧心”的不适感觉,还会损伤胃和食管结合部位处的黏膜,再加上,夜宵常吃一些油炸、烧烤、腌腊食品,里面的致癌物会进一步伤害胃部,久之就可能产生“不典型增生”,进而增加罹患食管胃结合部肿瘤风险。临床上,欧美国家30%的胃癌发生在这个部位。

急性感染潜伏期为2~7天,胃镜下表现为胃窦急性充血糜烂,症状可表现为腹痛、腹胀、晨起恶心、反酸、嗳气、饥饿感,重者出现呕吐。不仅引起胃窦炎,也可引起胃体底炎,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常见上腹部疼痛、不适、饱胀、嗳气等上消化道症状。

根据《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Meta分析》中相关数据显示,年—年66项Hp流行病学感染率调查涉及到我国22个省份,55个地区,累计检测人数达人,Hp感染率从34.52%到80.55%,多数地区人群感染率在50%左右,平均感染率为58.07%。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农村地区人群平均感染率为64.41%%,城市人群感染率为48.75%,这一趋势与我国胃癌死亡率地区分布呈惊人相似。从人群分布上来看,男女性别感染率分别为59.86%和58.01%,可以看出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

但是,不容乐观的是各年龄组Hp感染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1~5岁组感染率为39.55%,5~10岁组为42.04%,20岁~组为65.75%,达到高峰阶段,30~、40~、50~岁组均维持在较高水平,60岁以上略有下降。

其实我们需要重点







































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
谁看好了白癜风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al/11160.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