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案例 > > 正文 >

幽门螺杆菌治疗三大误区你可别踩坑

幽门螺杆菌,这个小小细菌,因为可以导致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甚至于胃淋巴瘤、胃癌等恶性肿瘤,现在已经广为人知。甚至如同过街老鼠,人人恨不得清除之!

但是,在「轰轰烈烈」的杀灭幽门螺杆菌的热潮中,部分医生还存在许多误区,从而导致:

1.对不必要治疗的患者过度治疗,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产生不应有的副作用;

2.对应该治疗的患者用药不规范,导致治疗失败。更糟糕的是,反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后续治疗的困难。

因此,需要盘点一下在清除幽门螺杆菌这个领域内常见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

只要查出存在幽门螺杆菌就要进行清除杀灭

虽然在国际上有倾向建议无条件清除幽门螺杆菌,减少胃癌的发生率。但是要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感染者众多(超过7亿),如果全面治疗,一是费用高昂(平均每人按元计,共超过亿元),二是造成抗菌药物使用泛滥及耐药细菌大量产生的风险;三是伴随出现大量药物严重不良反应。

笔者就遇到一例年轻女孩,因不必要地进行杀灭幽门螺杆菌治疗,使用克拉霉素及氧氟沙星而导致患者精神异常,令人叹惜!

因此,目前我国消化学术界对清除幽门螺杆菌,仍是推荐进行有条件地清除,即只有符合特殊条件(适应证)的患者才进行杀菌治疗。

误区二

使用过时的治疗方案,甚至于随意用药

这主要是因为医生对相关医学进展不了解,仍使用过时的三联疗法以及细菌已普遍产生耐药性的抗菌药物。更有甚者,有的医生竟然使用未经验证的抗菌药、静脉使用广谱抗菌药、延长疗程到一个月甚至数个月!

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加,自从年后,已经废弃了既往的三联用药、疗程7天的方案。改为四联用药,疗程延长至10~14天。四联用药是指联合使用四种药物,其中一种为抑酸药物,一种铋剂,以及二种抗菌药。

所使用的二种抗菌药物至少应包含阿莫西林、四环素及呋喃唑酮这三种耐药率低的药物之一。推荐的组合为: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环素+甲硝唑或呋喃唑酮。

笔者经验体会是,抑酸药物+铋剂+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方案具有清除率高、副作用少,费用低的优点。

误区三

对儿童的检测与治疗套用成人标准

由于儿童自身生长发育及药物代谢的特点,对儿童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检测指征及治疗适应征。通俗地说,就是对儿童是否需要检测幽门螺杆菌,以及是否需要治疗,都有更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进行检查和治疗。治疗用药也有不同之处。

总之,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首先要确定是否必须进行杀灭治疗;其次,如确需进行治疗的,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首次治疗,务求最大可能地首次治疗成功;最后,对于儿童及特殊情况、既往治疗失败者,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参考资料

1.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年)

2.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年)

今日话题:

在临床工作中,你觉得还有哪些其他误区需要注意的呢?欢迎留言区跟大家分享!

吴医院副主任医师

编辑

李晴题图

视觉中国

赞赏

长按







































早期白癜风的症状图片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al/15164.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