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会吕农华教授专访抗击幽门螺杆
编者按:“幽门螺杆菌、胃肠道微生态与相关性疾病国际高峰论坛”于年5月18-20日在英雄城南昌成功召开,期间我国《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正式发布。与以往的共识相比,这次都做了哪些更新?接下来中国的幽门螺杆菌研究如何走?怎样在国际舞台上彰显更多中国人的声音?带着这些问题,中华消化网、消化界有幸采访到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及消化性溃疡病学组组长吕农华教授,接下来请吕教授为大家做详细解读。
权威解读新共识亮点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组长吕农华教授总结《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以下简称“新共识”)亮点如下。
新共识立足国情,与时俱进
新共识的制定是在国际上相继出台一系列的共识之后出台的。国际最具权威的马Ⅴ共识在治疗上尤其是在高耐药地区的幽门螺杆菌治疗上,所推荐的方案引用了我国《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可见我国幽门螺杆菌诊疗得到了国际共识广泛认可。同时,在国际共识中有关于胃癌和幽门螺杆菌的关系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时机的条款引用的是我国几个较大的现场的资料,如在山东临朐、福建长乐的现场资料,关于疫苗的研究也是引用我国的资料,所以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在制定共识时结合了我国国情,也借鉴了国际上其他共识来制定此次新共识。
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否需要指征
在治疗指征上,京都共识指出所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均应接受根除治疗,除非有抗衡因素考虑。那么我国还要不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指征?关于这个问题,新共识给出了明确答案。此次新共识结合我国人口基数大、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的国情,提出在当前形势下,仍然需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指征,新共识在《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幽门螺杆菌根除指征的基础上加了一条:证实幽门螺杆菌阳性者。
确立铋剂四联方案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推荐了5个铋剂四联方案,新共识基于全国多个中心研究数据,在原来5个铋剂四联方案的基础上新推出2个含铋剂四联方案。目前国内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方案共有7个含铋剂四联方案,为PPI+铋剂+2种不同抗生素的组合形式,这些方案在临床上都已获得了良好的证据证实。此外,根除方案不再区分一线、二线或三线而是仍然保留了第四次共识的初治和复治,这样临床医生可以更方便简洁地选择治疗方案。
倡导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检测和治疗”策略
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实行“检测和治疗”策略,基于我国胃癌高发的循征医学依据,新共识明确提出当年龄小于35岁且没有消化道早癌报警症状时可以实行“检测和治疗”策略。而在美国,推荐就功能性消化不良实行“检测和治疗”策略的年龄是50岁,台湾地区是40岁。
明确幽门螺杆菌最佳检测方法
新共识和国际共识接轨,明确尿素呼气试验为非侵入检测幽门螺杆菌金标准。以13C和14C为代表的尿素呼气试验作为幽门螺杆菌检测的金标准推荐用于临床,尤其是对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的疗效评判呼气试验是唯一有效的。
责任于民,感恩于心,并肩携手,风雨兼程
早在年于上海召开京都共识讨论会时,幽门螺杆菌学组联同领域内专家学者就开始启动了新共识的筹备工作,经过年将近一年的筹备,在年底于杭州召开了“Maastricht-V共识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议”,期间有80多位专家参加,经过充分的讨论,最后有20多位专家进行无记名投票产生了《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从新共识的产生到正式发布又将近5个月的时间,期间经过不断的完善和修改,一路走来新共识的制定经历了将近1年半的时间,集聚了幽门螺杆菌学组、专家共识小组及全国消化界同道的心血、汗水和智慧,尤其是得到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大力支持。值此机会,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社会各界对幽门螺杆菌这一领域的支持。
新共识、新起点、新征程、新使命
谈及我国前前后后幽门螺杆菌防治共识,有五个版本。《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是在江西庐山发布,《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是在江西井冈山发布,《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启动是在杭州的西子湖畔,正式发布是在红色革命圣地江西省的英雄城南昌,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和红色根据地有着不解之缘。
连任幽门螺杆菌学组组长至今已两届,到现在已有8年,期间和消化病学分会领导及学组成员树立共同目标,将携手并肩面向未来。那么,接下来中国的幽门螺杆菌研究如何走?怎样在国际舞台上彰显更多中国人的声音?以下几点思考或许是答案。
作为一个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防治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特色路子。
规范化广大医务人员的幽门螺杆菌诊疗活动,通过教育和培训让广大医务人员及群众正确认识幽门螺杆菌,不断降低耐药率、提高根除率。
以新共识为契机,接下来幽门螺杆菌学组的同道们将联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在全国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治知识宣讲。与此同时,将通过网络对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临床医生心声,以针对性地制定继续教育课程。
总之,接下来,将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共促中国幽门螺杆菌防治事业发展,还健康于民,送幸福于众。
专家名片
吕农华,医院消化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幽门螺杆菌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消化病学院教务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白癜风医院白癫疯初期图片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al/15185.html
- 上一篇文章: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原因有哪些
- 下一篇文章: 上户让查幽门螺旋杆菌阿姨该不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