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案例 > > 正文 >

问题官员玩失踪的把戏有哪些

官员玩失踪风险不小。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3月22日消息,9次驾驶公车去办私人事务,一听说纪委的人来找他了解情况,就玩“失踪”的把戏:手机关机,人也躲起来。这位玩“失踪”的武汉市江夏区乌龙泉街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谢名高最终受到了严重警告处分与撤除职务的处罚。

官员失踪难免引发热烈讨论。“你突然就这样消失不见”的理由五花八门,但或多或少都与违法违纪沾点边。

官员“躲猫猫”的把戏有哪些?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躲猫猫”。官员失踪多因经济问题,失踪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

一是请假。这跟不想上课借故肚子痛性质可不一样,根据《公务员法》规定,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应辞退。

而上榜“中国红色通缉令”的广州花都区政协原主席王雁威当初就是请病假后失联的。年6月,王雁威以身体不适,需住院治疗为由向区委请假,之后不知所终。年8月,广州市纪委证实,王雁威在请假失联之前,已经涉嫌收受巨额贿赂,其案件已移交司法机关。

二是出国旅游或考察。如年考察团回国前夕,温州市鹿城区委书记杨湘洪突然声称“腰突”病复发,滞留法国不归;年花都区畜牧局原局长刘荣福以休假名义赴美旅游,至今联系不上。

三是“不告而别”。年5月,原河南省安阳市市委副书记李卫民到北京参加原海南省常务副省长方晓宇的遗体告别仪式,随后乘车返回安阳时,在石家庄一家宾馆内“果断失踪”。

据悉,李卫民当过多年的三门峡市委组织部长,此次出走和三门峡腐败案件有关。年1月10日,李卫民在三门峡市被河南公安机关抓获。年,李卫民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甚至还有“改头换面”的。年12月24日,温州市滨江新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市政征管处党支部书记蒋公开为躲避赌球债务“失踪”,五个月后,警方在福建石狮市的一家小餐馆将他抓获。据蒋坦白,在这家餐馆里,他的身份是“见习厨师”,月薪元。几个月的厨师生涯,让原来不会烧饭做菜的他对厨艺上手。

失踪后的官员都去了哪?

“要么就是跑了,要么就是死了。”

年,中央党校教授林喆在受访时,这样总结官员失踪的去向。

据年中国人民银行《腐败资产外逃研究报告》,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外逃官员高达—0人。据统计,未被追回的外流资金约亿,这高于年的财政收入。

失踪的官员并未都能藏匿下去。

年4月19日,在失踪近两个月后,时年56岁的安徽安庆市花凉亭灌区管理局局长艾应顺成为太湖县野外一条水渠内的浮尸。

而在一个月前,安庆市水利局办公室主任彭绿林在安庆日报社内,支付了元的广告费,以发布一则写给艾应顺的通知:“艾应顺同志,请你见报后务必于年3月30日之前回单位上班,逾期未归,将依据相关规定处理。”

4月5日,艾应顺被安庆市免职。不过,他已不可能接到免职通知了。

官员丢了怎么办?

建立找领导小组、刊登《寻官启事》、收护照……官员丢了,不仅家人急,干部们也感到有些无所适从,闹出不少洋相。

年11月,湖南郴州市农机局副局长王昌宏失踪,郴州市方面在宣布对其免职前,曾经成立了一个“寻找副局长小组”,几个月下来,该小组甚至整理出了一本《寻找副局长日记》。

据小组组长透露,最初王副局长的失踪让组织层面颇为尴尬。在王昌宏失踪的三个多月里,家属坚持不报案,并数次要求农机局“再等等”。次年2月24日,农机局领导商议后,无奈决定在《郴州日报》上刊登一份公告:“王昌宏同志,请你见报后务必在3月10日前回局上班,否则后果自负。”

除公告外,他的失踪还直接催生出一份郴州市《关于清理整治不在岗国家公职人员的通知》。

而面对以腰椎盘突出复发为由拒绝回国的杨湘洪,温州鹿城区区委的干部们也有些不安。温州市委曾派一名组织部副部长前往法国,试图进行劝说,但未能见到杨湘洪本人,此事最终没有下文。

之后,温州机关单位还掀起了收护照的运动:凡是科级以上的官员,护照将由政府保管,需要使用时须向政府申请,不得擅自离境。

不过,上述官员还算不上是高层领导,失踪的时间往往有数月甚至数年。落在省部级官员身上,失踪可不是一件耗得起的事情。

比如创下最短失踪记录的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

年8月6日,胡长清率团出席昆明“世博会”,翌日上午下属却发现“胡副省长不见了”。下午,警力出动,在广州市中国大酒店的一间客房内,找到持假身份证入住的胡长清。事后查明胡长清“失踪”是为了帮情妇解决工作调动问题,最终还是因这半天失踪被调查。年,胡长清成为首个被执行死刑的省部级干部。

如何不再“玩失踪”?

重要的是“事前预防”。

反腐专家李永忠认为,“失踪”官员的易发多发,与从上往下层层任免干部的用人体制有关。其中“责任倒查机制”就是一种可采取的方式。官员失联以后,要倒着往回追溯,这个失踪官员最初是由推荐的,任职后又由谁负责管理监督。当官员“失踪”后,其涉及的公职人员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信息不对称也是官员能够“失踪”的原因之一。

反腐专家杜治洲曾总结贪官外逃的轨迹:转移资产—家属先行—准备护照—猛捞一笔—不辞而别—藏匿寓所—获取身份。而在每个环节上,贪腐者与监管者都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而且监管主体的分散化(金融机构、海关、纪检、检察机关等等),导致信息无法有效共享,监管效率低下。

反腐专家李永忠、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都认为,在官员失踪前,多有转移资产等迹象,这些“风吹草动”应该引起纪检部门足够的重视。

资料来源:看点、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等

凤凰网综合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凤凰网(ID:ifeng-news)”是凤凰网新闻频道唯一官方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瑕佸灏戦挶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庤垂鐢ㄥ灏?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al/15414.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