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案例 > > 正文 >

幽门螺旋杆菌,引发胃癌的黑手

近几年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加体检中常常会增加幽门螺旋杆菌筛查这一项。于是,便有不少人被筛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拿到报告单的一刻,许多人的心就开始七上八下,想“我是不是胃癌的高危人群?怎么才能杀死这些菌啊?不立即根治我会不会很快得胃癌啊?俗话说“十人九胃”,胃不舒服,各种胃病已经成了当代人的通病。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幽门螺旋杆菌(HP)在一些国家或地区人群中的感染率仍很高,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胃内HP检出率约为30%~70%。

那么,幽门螺杆菌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呢?

幽门螺杆菌(Hp)是存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一种螺旋状细菌,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它才被发现。据统计,中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高达50%-80%。目前的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因为在慢性胃炎患者人群中筛查,有90%-95%的人都是幽门螺杆菌阳性,远远高于其他人群。同时如果对幽门螺杆菌阳性人群进行胃镜检查,他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此外,幽门螺杆菌也被认为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目前根治幽门螺杆菌就是消化道溃疡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高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也高。但是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幽门螺杆菌阳性仅仅是胃癌发病的一个环节,人的因素、环境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

检出幽门螺杆菌就一定要治疗吗?

大部分人感染HP后没有明显的症状,也可能不会发病。由于人体的胃部没有神经,所以人们难以察觉胃部问题,发现时已是病情不轻。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慢性胃炎,症状表现为:口臭、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等,病程较为缓慢,感觉不明显,但是容易反复发作。真正需要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治的只是一小部分人群。包括胃癌家族史人群、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或糜烂的,或是病理检查中发现有不典型增生的,以及计划长期服用包括阿司匹林在内的非甾体抗炎药的人群(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这些药物引起十二指肠溃疡的风险)。另外,胃食管返流、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患者也建议根除幽门螺杆菌。

难道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就一丝联系也没有吗?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约50%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日本九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胃癌发生不仅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还是一种会传染的疾病。因幽门螺旋杆菌引发的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把胃癌变成了一种经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年著名的学术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一篇报告亦指出,胃癌手术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降低胃癌复发的几率。

HP是否具有传染性?检出后还能否与家人或者朋友共餐呢?

HP的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一般为口-口、粪-口途径,亲密接触、进食被污染食物和饮水都有可能传染。国外的研究发现,在城市饮用水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检出率达4%,而且在蔬菜等食物表面也能检测到。

中式饮食文化里,就餐较为推崇围餐式,这意味着各种病菌可以通过共享的菜食进入每位就餐人员的胃部。这给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途径,因而家庭成员之间感染HP的机率是非常高的,特别是母亲食物咀嚼后给小孩喂食。公筷、独立餐具的使用和分餐制的推广有利于预防病菌感染。外出就餐时,应注意讲究饮食卫生,选择良好、干净就餐环境为好。

此外家人之间的的密切接触、亲密交谈、婴儿排泄物的不当处理、学校里的儿童、学生之间的接触都有可能传染幽门螺杆菌。

讲了这么多,究竟怎样才能预防HP感染及复发?

根本的办法是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及卫生条件,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能做的,主要有几点:

第一,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感染很常见,所以如果有条件,家庭成员应同时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第二,初次治疗时就选用疗效好的药物和方案,尽量彻底治疗;

第三,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还存在于人体口腔中,所以在治疗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应同时检测并治疗口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加用漱口水漱口即可);

第四,治疗后定期复查幽门螺旋杆菌,如果复发,可以再次治疗。

医院肿瘤科

医院医院重点发展科室,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人员梯队结构合理,现有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4名、博士1名、硕士10名,硕士在读1名,物理师1名。有江苏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会委员1人,医院医院分会委员1人,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是集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姑息支持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拥有目前苏北最先进的瓦里安直线加速器1台,飞利浦模拟CT机1台,模拟X线1台。医院为合作援建单位,科室长期有医院专家坐诊。

赞赏

长按







































白颠疯医院地址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al/16102.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