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案例 > > 正文 >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到底要不要治

不少人在常规体检中查出了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不由得开始担心,听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密切相关,到底需不需要治疗?如何才能根治?根治后会复发吗?

采访专家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施嫣红

认识“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英文简称Hp)对人“情有独钟”,人是其唯一自然宿主,喜欢寄生在胃酸较低的胃黏液或胃黏膜细胞之中,在口腔中也可发现。据统计,全球约50%的人胃部“藏”有Hp,中国自然人群的感染率约54.7%;在3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50岁以上感染率为50-80%。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施嫣红解释说,幽门螺旋杆菌是个“聪明”的家伙,能够将胃中少量的尿素分解成氨,可降低胃酸的强度并导致胃发炎,既能得到养分,又不会被免疫细胞清除掉。因此幽门螺旋杆菌一旦住进人体,就可以安然地“陪伴”宿主一生。

以下症状,代表可能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中上腹胀、反酸、嗳气、烧心、恶心

·易饥饿、但进食后即感饱胀,自觉胃口大不如前

·口气重,不敢与人近距离接触,有心理负担

·体重下降、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三大传播途径

幽门螺旋杆菌存在于土壤及水中,人体除了胃黏膜外,粪便、口水甚至牙菌斑,都可以发现它的踪迹。

口-口途径

共用饭碗、筷子和菜盘的习惯,而一些母亲则习惯先将食物嚼碎再喂给孩子,还有异性之间的接吻,这些都容易在家庭成员中造成交叉感染。

粪-口途径

粪便中存活的Hp污染了水源或食物,如果卫生习惯不良,就容易造成粪口传播。

家族传染

家庭里一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其他家庭成员感染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共餐时最好使用公筷

家庭共餐确实有一定的几率会传播Hp,这也是为何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比例高的原因之一。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者的家庭中,其他家庭成员被感染的几率为60%,而在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的家庭中,感染率仅为13%。

与家人同桌吃饭时,尽量养成使用公筷母勺的习惯,并减少互相喂食,能大幅降低被传染的几率。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一定会得胃癌吗?

施主任表示,幽门螺旋杆菌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胃癌I类致癌原。感染Hp后,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3-7倍。

但这并不代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就一定会得胃癌。事实上,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中只有1%的几率会患胃癌。大约80%的Hp感染者终其一生会有无症状的慢性胃炎;约有15-20%的感染者会引发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若不清除Hp,即使溃疡愈合,以后复发几率也较高。

这样筛查

在普通体检中,通过呼气实验(C13/C14)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口服C13/C14尿素胶囊,如果胃部存在Hp,Hp就会分解尿素,尿素被水解后形成二氧化碳并随血液进入肺部并以气体排出,然后检测患者呼出的气体中有没有被标记的C13/C14,如果有,代表存在Hp;没有则代表不存在。

医生提醒:使用抗菌药物、铋剂和某些有抗菌作用中药,至少停药4周后再检测;应用抑酸剂者,至少停药1周后再检测。

以下人群需主动筛检——

患有消化性溃疡

有胃癌家族史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根除治疗:一定要彻底

并非所有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都需要根除治疗,根据最新专家共识意见,以下人群推荐进行根除治疗——

除上述情况外,特别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症状者不推荐治疗,否则可能会因滥用抗生素治疗,导致细菌耐药性大大增加,根除率越来越低。

施主任指出,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过程并不复杂。一般采用三联或者四联疗法进行10-14天的治疗,患者在疗程结束1个月后在进行复查即可。但一定要治疗彻底,一旦首次根除不成功,会对抗生素药物产生耐药性,再次根除的成功率将大大降低。









































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最好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al/17206.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