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案例 > > 正文 >

快到40岁,做个幽门螺杆菌检测最养胃

8月6日,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杜奕奇教授做客常青谈,结合他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我们一起聊了聊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早期筛查。以下为精彩内容:

胃病的常见症状

消化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消化道非常复杂,从上到下负责食物的整个消化过程,所以里面包含的脏器也比较多。包括口腔、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等。

我们的胃承担了很多的工作,因此也容易生病,但常常由于症状不典型而被忽视。最常见的症状包括胃痛胀气、腹泻肠鸣、便秘口臭、食欲不振和恶心呕吐,其他症状还有:泛酸、打嗝、压迫感,胃酸、胃堵、胃寒、胃热、厌食等。

总的来说,跟胃相关的消化道症状比较多,种类也比较复杂,所以我们要知道哪些症状是比较重要的。

那么,这些症状可能是在提醒哪些疾病呢?在良性疾病里主要有三大类,包括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也是一种胃部的常见病,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三种常见胃病及病因

胃炎一般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和特殊类型的胃炎。这期我们重点科普下大家关心的慢性胃炎。

为什么会有慢性胃炎?它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反流、自身免疫、年龄因素、营养缺乏。幽门杆菌感染相关的胃炎会比较严重,长时间感染会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一些异常的情况。

胃炎有什么症状?急性胃炎可能会出现上腹痛、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呕血、脱水;轻者无症状;慢性胃炎会产生中上腹不适、饱胀、腹痛、消化不良,也可无症状,这种慢性胃炎也要值得我们重视。

我们做胃镜检查的时候,胃里面的情况就非常的清晰,如果不做胃镜,我们的胃像一个暗箱,很多疾病就躲在里面。所以每个人到一定年龄都应该去做胃镜,来了解自己胃部的情况,是不是有炎症,有息肉,有溃疡,甚至肿瘤。做胃镜是我们判断诊断慢性胃炎,或者胃部有没有疾病的金标准。

接下来介绍下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道溃疡。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引起咽喉、气管损伤。

这种疾病在胃镜下的典型表现为:在食道下段有一条一条很典型的糜烂面,这种条索状的糜烂面就代表着食道,下段有胃酸的腐蚀,或者说烧伤,时间长了会引起食道下段的大面积的溃疡,狭窄,它带来的症状就是腹痛和反酸。

按照国际上对这种疾病的严重程度分级,如果是一条一条没有融合成大片状的,比较轻,属于A级或者B级。如果是大片状的超过1/3或者还环周的,比较严重,属于C级或D级。

最后一个是溃疡消化性溃疡,这在几十年前是非常常见的胃病。现在随着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根除,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后,溃疡的总体发病率开始呈下降趋势。但是还是影响着不少人。为什么?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它的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性的食物、以及遗传性胃酸高分泌等。溃疡的症状和反流的症状有一点类似,但主要是以腹痛为主,反酸比较少。

这种腹痛呈现慢性过程,有时候还跟季节有关,比如天冷的时候容易发作,另外它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吃了抑酸的药后可以缓解。

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后果并不是溃疡本身,而是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当溃疡正好侵蚀到血管,会导致大出血,另外,溃疡深的话还会引起穿孔。十二肠溃疡癌变的几率非常低,但是胃溃疡有一定的癌变率。

那么,怎么查明是不是有消化性溃疡?还得靠胃镜加活检。在胃镜和活检同时,还要做一下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因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消化溃疡密切相关。

粪便隐血可以判断溃疡是不是活动性,有没有合并出血,是不是有恶性的倾向等等。溃疡的症状除了刚才说的腹痛,也会有些消化不良的症状,比如打嗝嗳气。这时候消化性溃疡典型的胃镜表现是胃里面的溃疡凹陷,溃疡表面可能有陈旧性的血痂,周围的黏膜水肿等。

这种溃疡目前需要进行正规的抑酸剂治疗,同时还要查有没有幽门螺杆菌。对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胃炎,根除幽门螺杆菌能缓解绝大部分的症状。对于反流,我们可以开一些抑酸的、助消化的,还有促动力的药,其他的可以用一些营养制剂等。

在预防上,主要还得控制平时的生活习惯。首先,饮食清淡,少吃熏制的、腌制的食物。其次,也不要吃喝很辣的、刺激性的食物,最好戒烟戒;最后,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规律,对预防消化性溃疡是非常有益处。

其实,除了良性疾病外,我们的胃还经常会碰到恶性疾病,这些恶性疾病的后果更为严重,甚至影响部分病人的生命,更值得引起我们重视。

胃癌的病因及预防手段

胃部最主要的恶性疾病就是胃癌。胃癌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居前五位。在中国仅次于肺癌位列第二,在消化道肿瘤里面是老大,后面还有结肠癌、食道癌、肝癌等。

在中国,每46秒就有一例胃癌,每60秒就有一例死于胃癌。目前国内的早期诊断率比以前有所提高,但五年生存率还低于20%。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更高,是女性的两倍,所以,到了一定年龄都建议做胃癌的筛查。

究竟哪些人群容易得胃癌呢?这里面有很多的因素,有饮食的因素,有环境的因素,有体质的因素,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熬夜的、久坐的、肥胖的,尤其是应酬多,经常饮酒的,有胃癌家族史的这类人,都要特别当心,定期地检查。

胃癌怎么来预防?一般来说我们分三个层次来预防。

一级预防是改善生活,注重胃肠道健康管理;二级预防就是积极筛查,在还没出现症状,还没有变成一个巨块型或者面积比较大的恶性溃疡的时候,就进行一个筛查。现在内镜下可以对早期胃癌直接做切除,这也避免了外科的手术。三级就是更好的药物+规范多学科治疗。

根除幽门螺杆菌也属于胃癌的一级预防。因为根除了幽门螺杆菌以后,可以避免30%以上的胃癌。这也是国家现在倡导的健康政策:治未病,不要治大病。

胃癌和幽门螺杆菌

为什么胃癌在我们国家的发病率高,这个跟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接近50%左右)也有关系。

WHO很早就提出,幽门螺杆菌是一级致癌物,它会引起67%-80%的胃溃疡,95%的十二指肠溃疡!最关键的是幽门螺杆菌的长期的感染会导致慢性胃炎,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再到胃癌。

正常的胃黏膜怎么会变成萎缩呢?主要还是跟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后能破坏我们胃黏膜中的腺体,进而导致萎缩,萎缩之后就需要进行修复,修复的时候就会找一些不是胃的上皮细胞来代替,我们称之为肠上皮化生。再进一步就可能出现不典型增生,最后到胃癌。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一个主要的病因。

在我们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是40~60%。在北美澳洲,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都相对比较低,都低于30%。所以不同的国家应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不同的策略。

一般来说,胃癌高发区都对应一个比较高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全世界个别地区,比如北欧,还有非洲一些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胃癌发病率并不高。但是在东亚包括中国在内,这二者是平行的,都应该引起对幽门螺杆菌和胃癌关系的重视。

为什么要经常去查一下有没有幽门螺杆菌?可能大部分人觉得细菌在胃里面没引起什么症状,也没造成什么后果,就不用去关心。

事实上,胃癌的发生跟年龄都是相关的,只有积累到一定时期,才会出现一个不良的后果。但那个时候可能就比较严重了。所以,根据日本的经验,也就是《京东共识》提出来,幽门螺杆菌在胃里,既然是感染,这就是一种疾病,叫感染性疾病。

其实,幽门螺杆菌携带者如果去做胃镜,都能看到胃炎。

对这一类疾病及幽门螺杆菌感染,都应该全部根治,不管你有没有症状,有没有胃镜下的表现,推荐早治,进而恢复胃损伤。它不但治愈现在的溃疡,对于今后发生胃癌的风险也会大大的下降。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我们要引起重视,并进行适当的管理。

怎么来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其实在这方面,我们现在有很好的武器,比如说标准的疗法就是四联疗法,疗程为10到14天,医院门诊就诊,或者是在一些网络上问诊。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式

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很多种,金标准应该还是以碳尿素呼气试验为主,医院去就诊,而且要预约或者空腹检查;胃镜下面的活检也可以确诊。但做胃镜有一定的痛苦。

怎么进行一个无创的检测?其实我们现在还有一个比较方便的方法,就是粪便的检测。因为幽门螺杆菌在胃内生存,它会有一些细菌的蛋白抗原会随着粪便排出,通过检测粪便就可以知道你有没有被感染。

而且这个检测可以在家自己完成,就像我们常用来筛查结直肠癌的粪便隐血检测;敏感性也比较好。

现在我们国内也有这种推出这种产品,叫幽幽管,它的特点在于方便,医院,结果自己可以判读,大人小孩都可以用,便捷安全,对于需要进行定期检测的人来说也很适合作为复查工具。

这就涉及到了我们关心的了一个话题,就是根除了以后,会不会又得?因为幽门螺杆菌会通过口口、粪口和胃口传播。

怎么样来判断有没有再感染,医院定期的检测。如果是阴性的话,就定期的监控,持续保护。同时对家庭其他成员的感染状况,也可以通过用幽门螺杆菌检测来确定。

没有查过的人群,建议都做一个筛查。

                







































白癫疯专科医院能去吗
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al/17430.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