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zhuajiang.com/shishang/xinchao/22842.htm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全球范围内,约有一半的人口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仅寄生于人体,因此,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一般通过消化道传播。
部分人群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以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不会发病。新近感染者可出现急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约30%进展为慢性胃炎,10%-20%进展为消化性溃疡,少数发展为胃癌或MALT淋巴瘤。
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反酸、嗳气等症状,这提示幽门螺旋杆菌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改变,即慢性胃炎。部分患者表现为慢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呈周期性发作,提示消化性溃疡可能。
当少数患者由上述慢性胃炎表现逐渐出现上腹部不适,进食后饱胀,疼痛或体重减轻等症状。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在导致胃正常粘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这一进程恶化。
诊断依据:1、胃粘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切片、幽门螺旋杆菌培养;2、C13或C14呼气试验阳性;其中最方便快捷、有效的方法为C13或C14呼气试验。
我国最新出台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年,上海)》,给出了客观的建议:所有成年人,只要没有抗衡因素,无论有无症状,都建议根除治疗!该《共识》认为:
1、幽门螺杆菌不是益生菌,是传染病,根除之是预防胃癌最为重要的可控手段;
2、根据日本的经验,18-40岁之间,根除受益最大;
3、在浅表性胃炎或无症状阶段根除,受益最大,几乎可%预防肠型胃癌;
4、根除hp利大于弊;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对某些疾病呈正相关;
5、在根除方案的选择上,摒弃此前的标准三联疗法,推荐使用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
6、建议无抗衡因素的所有成人都检查并根除。
治疗:
目前主要推荐“铋剂四联”作为主要经验性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方案,包括铋剂+PPI+两种抗生素。抗生素组成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甲硝唑;阿莫西林+四环素;四环素+呋喃唑酮;四环素+甲硝唑。抗生素为餐后服用,PPI+铋剂每日两次,餐前半小时服用。PPI可选择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四联疗程为14天。停药后1周复查。对青霉素过敏者不可选用含有阿莫西林的方案。对于第一次根除治疗失败的患者,可在剩余治疗方案中选择一种进行补救治疗。
通过规范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药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治愈,但是如果不注意卫生和生活习惯,仍可再次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应注意手卫生,生冷食品要洗净才能吃,集体用餐最好实行分餐制,治疗期间禁忌饮酒,家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最好碗筷高温消毒(消毒碗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心情愉悦,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戒除烟酒。治疗过程中出现软便、腹泻等症状时,需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医院脾胃病科可以给予您最专业的治疗。
想了解更多脾胃病肿瘤病知识,请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al/19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