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http://m.39.net/pf/a_4325498.html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是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一种螺旋样杆菌,人是它的唯一宿主和传染源。
年,澳大利亚学者沃伦和马歇尔首先从人胃黏膜中分离出了幽门螺杆菌。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沃伦和马歇尔,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幽门螺杆菌对消化性溃疡的致病机理。
幽门螺杆菌能分泌尿素酶,从而产生氨,所以幽门螺杆菌在强酸环境下的胃里能安然无恙。
现已明确幽门螺杆菌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症多种疾病的发病有关。
年《关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京都全球共识会议报告》中明确指出:无论有无症状、伴或不伴有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也应该被定义为感染性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目前我国人群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仍约50%。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在幽门螺杆菌胃炎的基础上可发生消化不良症状、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与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一些胃肠外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年统计报告结果显示,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的43.9%和48.6%。全球胃癌新发病例例,死亡例,其中,我国新发病例例,死亡例。在胃癌患者中,约90%的非贲门癌发生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已于年被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人类胃癌第Ⅰ类(肯定的)致癌原,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肠型胃癌发生中起关键作用,肠型胃癌(占胃癌大多数)发生模式(从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逐步发展至胃癌)已获得公认。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分为侵入性方法和非侵入性方法。
侵入性方法需要胃镜活检胃组织进行组织学、幽门螺杆菌培养和快速尿素酶检测(rapidureatest,RUT)等。
非侵入性方法不需要胃镜活检,包括尿素呼气试验(UBT)、粪便抗原试验(幽门螺杆菌StoolAntigen,HpSA)和血清学抗体检测(Hp抗体)等。非侵入性方法中,UBT和HpSA是快速诊断方法,UBT的准确性在95%以上,是诊断现症感染的首选方法。
UBT试验分13C呼气试验、14C呼气试验
13C是碳的稳定同位素,在自然界天然存在,无放射性。进行13C-UBT时,需要在服药前和服药后30min,2个时间点分别采集被检测者呼出的13CO?进行检测。
14C是碳的不稳定同位素,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衰变时释放出低能量β射线,生物半衰期约为6h。由于大气和日常呼气中没有明显的14C本底,因此可通过测定服用14C尿素胶囊15-25min后排出的14CO?释放的β射线来确定结果。14C-UBT仅需采集1次呼气标本,不推荐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
14C-UBT所用14C尿素剂量极小(约27.8kBq),辐射剂量约1.59μSv,仅为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中规定的公众个人年有效剂量限值1mSv的1/,欧美国家和我国均对14C尿素用于Hp感染体内诊断做了放射性豁免处理。
我国认为含有0.75μCi的14C尿素胶囊用于Hp感染体内诊断,对环境、被检测者和操作者几乎无辐射影响,安全性好,操作人员无须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总的来说,13C-UBT、14C-UBT两种检查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差别不大。
医院健康体检开展13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
欢迎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al/19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