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海南人这种东西别随便吃,严
到了初夏季节
许多野果、野蘑菇也慢慢成熟
俗话说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而路边的野菇、野果也不要随便吃
因为吃了可能会中毒……
当前天气炎热,各种菌类进入生长旺盛期,同时也进入了因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故的高发期。为此,海口市食安办7日发布预防野生毒蘑菇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提醒广大群众以及餐饮单位不要自行采摘、食用、制售、买卖不明品种野生蘑菇等菌类。
外观难以辨别毒蘑菇野外无毒菇也可能沾染毒性
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
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
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
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
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
预防毒蘑菇中毒。(海南省食安办供图)
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沾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也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食用的是无毒品种的蘑菇,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
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毒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那么,面对致死率如此之高的毒蘑菇
大家平日要怎么提高警惕
避免误食呢?
群众
在正规市场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
不采摘:踏青郊游期间,广大群众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由于鉴别毒菌并不容易,广大群众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
不购买: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不食用:为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学校食堂
严禁采购野生蘑菇
各类餐饮单位、食堂等食品经营者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自我管理,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进货渠道要正规,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各类单位食堂,尤其是学校食堂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蘑菇,严禁使用野生蘑菇作为食品原料;对可食用的蘑菇要严格挑选,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其中。
相关部门
要加强野生毒蘑菇中毒防控
当前,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战“疫”仍在进行时。各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根据职责分工,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加强疫情防控,防止公期等聚集性用餐。各区政府、市教育局、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旅发委等部门要加大对农村集体聚餐、学校食堂、工地食堂、养老院、超市、餐饮服务单位、农贸市场、旅游景点及周边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督促各单位严格把好食品进货关,严禁采购制售不明品种野生蘑菇,落实好食品购进记录和台账制度,规范食品经营行为,杜绝有毒蘑菇流入市场、进入餐桌。
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尽早采用催吐、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医院接受治疗,并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就诊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进一步明确诊断。
此外,还要警惕中毒“假愈期”。部分病人经治疗后,急性胃肠炎症状逐步缓解甚至消失,给人以病愈的感觉,其实此时毒素正在通过血液进入肝脏等内脏器官,侵害了实质脏器,会在1~2天后病情迅速恶化,累及肝、肾、心、脑等脏器,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所以,在中毒初期症状缓解时,医院积极接受治疗,观察一段时间,确保病情稳定好转再出院。
各地已有多人“中招”
出一趟门,一家5口全中招!
2月24日,广东惠州,有3个人把致命鹅膏当做了“野味”,采回了家煮汤、炒菜。
一共有5个人尝到了这些新鲜的蘑菇,有人还吃了2顿!结果到了半夜,这5个人先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症状,医院治疗,但不见好转。
其中3个人(2男1女,均为55岁)因肝、肾、循环、凝血等多器官功能障碍。最后,5医院继续治疗。
一家四口吃野蘑菇中毒,两兄弟丧命
年暑假期间,租住十堰顾家岗的宋氏夫妇把9岁和4岁的儿子送到襄阳保康的外公外婆家。7月21日,外公、外婆带着两个外孙上山采摘蘑菇,中午炒着吃,造成一家四口中毒。
7月23日,医院救治。当天,食用蘑菇较多的4岁弟弟经抢救无效死亡。7月31日,9岁的哥哥突然肝脏大面积出血,心脏衰竭,也不幸离开人世。
注意!鉴别毒蘑菇存在五大误区
小编要提醒大家,野生蘑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欢,民间曾流传很多种鉴别有毒蘑菇的方法。这些方法并不科学,民间流传的鉴别方法存在五大误区:
五大误区:
×误区一: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无毒。事实上,鸡油菌、褶孔牛肝菌颜色鲜艳,却美味可食用;而“长相平平”的灰花纹鹅膏菌则有剧毒;
×误区二:长在潮湿地方的蘑菇有毒,长在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事实上,有些长在松林中的鹅膏菌、口蘑、红菇也是有毒蘑菇;
×误区三:虫咬过的蘑菇无毒。事实上,一些有毒蘑菇成熟后同样会长虫;
×误区四:用银器可试出毒蘑菇。事实上,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
×误区五:高温煮熟就没有毒了。事实上,毒蘑菇的毒素稳定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无法消除毒性。
如何正确辨别有毒蘑菇?
据相关专家介绍,“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蘑菇肯定有毒。头上戴帽指有菌盖,腰间系裙指有菌环,脚上穿鞋指有菌托,这类蘑菇千万不能采食。
毒绳伞
致命白蘑菇
以下这些毒蘑菇
你最好要知道
↓↓↓
常见毒蘑菇种类
点击查看大图↑
万一中毒怎么办?
①立即呼叫救护车;
②马上催吐
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5-10ml一次,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孕妇慎用催吐;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③加盖毛毯保温;
④医院。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医院检查;
⑤保留毒蘑菇样本,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来源:海口网综合广州日报、十堰晚报、深圳卫健委记者:黄晖编辑:杨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al/20090.html
- 上一篇文章: 到海南省民族博物馆里,探寻祖先生活的遗迹
- 下一篇文章: 脂肪肝到肝癌,仅4步你还敢不理不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