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bull海南一个理由我为何如此眷
海南,是中国最小的省份。海口,又称“迷你省会”。
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个海岛作为流放之地的历史早已远去,现在,她的独特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作家、艺术家、企业家、媒体人纷至沓来。海口敞开宽广的胸襟,接纳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梦想和心灵。
我为何如此眷恋他们与海口的故事生活在海口的理由
文/晓剑
晓剑,中国电影编剧,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原名王建,年生,河北南宫人,年起定居海南。作为老三届上山下乡知青,晓剑撰写的知青题材文稿不下百部。他对知青及知青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是中国第一批知青作家,年代初期就在《收获》杂志和《当代》杂志以头条位置发表了知青长篇小说。此外,中国第一部知青电影《我们的田野》由晓剑编剧,中国第一部知青大型专题片《中国老三届》由他总撰稿。年4月,作为第23届全国图书博览会的重头戏之一,海南知名作家晓剑携四本新作在海口文化广场书店举行签名售书会。
作为现代省会城市,海口确实有着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比如规划混乱导致到处是歪门斜道,很多建筑物密度大到楼贴楼,被戏称接吻及握手楼;比如人均收入不高,但物价却不低,除了房价,其他都赶超北上广;比如公交车线路设置极不合理,甚至出现来时有此站,返回时无此站的怪象;比如市区内的主要水系皆被污染,在主干道龙昆路间流淌的龙昆沟从早到晚散发臭气;比如公共设施稀缺,街心公园难得一见,体育场馆至今没有,寻找公共厕所有如寻宝;比如交通混乱,不少路口没有红绿灯,电动车如蝗虫般横冲直撞,时常上面乘坐3到4人……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和我相当一部分朋友还没有离开海口迁徙到别的地方生活的打算,因为这里有着让我和他们留下来的充分理由:
海口的空气质量在全国省会城市一直名列前茅,几乎没有污染空气的工业,因而只要不阴,天,永远是蓝的,云,永远是白的,吸进肺腑的空气清新而湿润,看了北京的天之后,再回到海口会有望天流泪的感觉。能够生存在这样的空气中,不仅仅可以长寿,关键是让人心情减少了很多莫名的烦躁。
海口的大海紧挨着市区,随意驱车几分钟,就可以抵达海口湾和白沙门,若是再多踩一脚油门,东有桂林洋海滩,西有西秀和假日海滩,这里的海水虽然比不上三亚的牙龙湾清澈,但绝对比青岛、大连、秦皇岛、深圳、珠海等市区的海面干净得多,而且迎面拂来的海风中绝没有腐烂、咸腥的异味。
海口的绿色四季常在,尽管弯曲但却贯穿整个海口的海府海秀大道两边全是椰子树,25年前海南热潮时,有外省人就因为满目的椰子树而感动,长久地留了下来。这里很少有裸露的土地,因为任何土地,无需种植管理,半年时间就能郁郁葱葱,其他的热带、亚热带植物遍布城乡,丑陋的钢筋水泥建筑还不足以让绿色消失。
海口的气温也能让人接受,这里几乎没有春夏秋冬之分,酷暑和严冬于当地人仅仅是故事,因而适宜常年在户外活动。再热的天,也不会超过38度,而且太阳落山后,马上就有清爽的海风吹来,而再冷的天,也很少低于10度,一旦太阳拨开乌云,立刻就能以衬衣和裙子为服饰。
海口的周边有许多去处,当然是好玩的地方,如郊区的火山口、红树林,如文昌的东郊椰林、宋氏故居,如琼海的万泉河、博鳌水城,如定安的南丽湖、文笔峰,如澄迈的盈宾岛、永庆寺,如临高的古灯塔、渡海战役登陆点,这些地方,车程都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内,而且绝无堵车问题,下午5点出发,6点就可坐上餐桌,然后跳入温泉。
最关键的是,海口的人们大都活得悠闲自在,不像北京那种大都市里的人们从早到晚终日奔命,因而茶坊、咖啡馆、酒吧奇多,夜色降临之后,更有数不清的清补凉小摊摆上街头。朋友们相聚非常容易,随时打个电话,就可以在半小时之内聚集在餐馆包厢或茶坊单间或露天酒吧或海边沙滩。
于笔者而言,海口还有一个最大的诱惑,那就是一年天都可以在大海中游泳,从海水中出来,用不着喝二锅头驱寒。
选择是必要的,环境质量和心情状态是现代人生活指数的重要标准,甚至有可能升为首要标准,因而,选择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氛围作为居住之地,不仅仅是态度,更是境界。
海口到处可见这种充满异国情调的骑楼
海口的城市风骨
文\蔡葩
蔡葩,年6月生于海南岛。年毕业于华南师大外语系。中国作协会员,海南青年文学奖获得者。多年来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致力于海南口述历史和南洋文化的挖掘和写作。有历史随笔集《有多少优雅可以重现》、《风从南洋来》、《海南华侨与东南亚》等出版,现供职于海南日报社,海南省作协副秘书长。
一百多年前,当海口被迫辟为中国十大通商口岸之一时,作为连接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地位显见,继而成为各国列强纷争之地,海口借此也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进程。
琼海关、老钟楼、一座座充满异国情调的骑楼……这是海口有别于其它城市的重要标志,也是海口独具特色的魅力所在。在如此急剧的现代化进程中,与其说我们拥有“历史”、拥有“过去”,不如说海南岛还有幸保存着太多令人神往的古典之美……
从海口人民桥上远眺,海水穿过世纪大桥进入海甸溪,与南渡江汇合再次入海。蜿蜒流淌的海甸溪,是海口城市的绿色飘带和记忆的河流。海口不是江南水乡,却是船的世界。停泊江边的乌篷船,或行或泊,行则轻快,泊则闲雅,乌篷船是水上精灵,更是海甸溪独特的风景,目睹了海口的前世今生。在海甸溪出海口的海河交汇处,水流开阔而缓慢。这总让人生出浩荡之情,总觉得这人生随时可以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溪边独自远望海那边的钟楼,多年来不知引发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她是海口城市地标和历史见证,一百多年来,几经迁移和修缮。她傲然独立在长堤路上,海甸溪边,是进入南洋骑楼老街区的门户。
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海口被迫开辟为通商口岸,随后设立海口海关,英、法、美、德、意、葡等13国先后在海口设立领事或者领事馆,海口成为中国最早一批开放的港口城市。历经百年沧桑的老海关,在凤凰树、枇杷树和椰子树的绿荫环抱中,依然有昔日的神采。从海关进入的中山路,是海口保存最完好,最能表现海南骑楼特色的一段街区,女儿墙则是骑楼建筑的典型风格。女儿墙恢弘、气派,纹饰的繁复,做工的精致,梅兰竹菊竞相开放,令人驻足难忘。有的女儿墙,则是南洋风格与海南民俗结合的典范。绿色的琉璃陶柱、圆形的风洞、精雕细刻着各种纹饰,若能慢慢推开这窗,可细品那“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风雅。
在海口,在艳阳下,顺着这骑楼走下去,恍然间,关于外洋、关于远方、关于未来新世界的种种想象在心间脉脉涌动,挹之不绝。曾经可以开小船的水巷口,是老海口贸易极为活跃的街市。那些穿梭水中的小船哪里去了?拥有了汽车文明的我们,谁的梦里不再寻觅那个远去的水城?骑楼小巷口里的建筑,依然保持着昔日的市井生活,猪脚饭、清补凉等各种小吃应有尽有,这里拥有着老海口所有的味道,是海口人喜欢光顾的老地方。
四周环海的海南人自古就有闯南洋的传统,他们是早先一批张开眼看世界的人。海南人不愿意被土地所约束,于是,一批批地下南洋寻找新的生活开拓点,一次次的海南文明与南洋文化的交汇、碰撞、升腾,形成了海南独特的海岛文化。那些活色生香的南洋美食,南国情调的咖啡屋、茶餐厅、老爸咖啡老爸茶,让骑楼老街洋溢着异国氛围。海口骑楼最引人遐思的,就是它那种异国风情。
海口古语说:海南是福地,睡醒就吃食。海口人相信天生人天养人,他们无忧无虑,热爱日常生活,把一日三餐过得如此有滋有味。浓郁的热带风情与南洋文化的交融,是海口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风骨所在,海口的“文脉”就深藏在这些已经斑驳的甚至岌岌可危的骑楼里,显现在海口人悠然自得、不慌不忙的日常生活中。
知道MOOK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al/20129.html
- 上一篇文章: 宋少鹏媒体中的ldquo慰安妇rd
- 下一篇文章: 野生药用真菌自然医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