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三级预警白沙曾降到14,这次
寒冷三级预警!白沙曾降到-1.4℃,
这次寒潮海南有多冷?
Tour
in
Month
眼下,“霸王级”寒潮
正在横扫我国
接下来将“速冻”海南
这次寒潮会对海南带来哪些影响?
如何抵御寒潮?
快一起看看
↓↓↓
海南省气象局年12月29日10时10分发布寒冷三级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海南岛将出现持续低温天气过程,预计31日夜间,澄迈、临高、定安、屯昌、琼中、五指山、白沙、儋州8个市县的部分乡镇最低气温将降至7℃及以下,请有关部门做好防寒工作。
海南省气象台预计,年12月29日夜间~年1月3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海南省将出现一次强降温和海上大风天气过程。过程平均气温降幅将达10~13℃,12月31日夜间各地温度将降至今年最低。这次强冷空气天气有何特点?海南省气象台正高级工程师、首席预报员李勋为大家解读。
本次强冷空气天气特点有哪些?
本次强冷空气特点主要是“强”,它会导致海南今年入冬以来最冷的一次天气过程,在中部山区最低气温可能会下降到5℃;另外这次冷空气相对来说比较“干”,可能是一阵雨之后,很快会转变为晴冷天气过程,等冷空气过程之后,在海南岛的北部地区还能看到太阳。31日夜间海南各地气温降至最低,背后原因是什么?第一由于冷空气势力比较强,平流降温过程明显;第二由于冷空气势力快速南下后是干冷天气过程,导致31日逐渐转变为多云间晴的天气,在31日夜间海南岛大部地区普遍能够看到月亮,属于晴空辐射的状态,辐射降温会比较明显,平流降温和辐射降温在夜间这个时段内共同叠加作用,使得31日夜间气温会比较低,另外随着新年开始,到年1月2日,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导致平流降温的因素会逐渐趋于减弱,所以31日夜间会被当作是这次过程的最低气温。
盘点历年海南各市县
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和最低气温
看着这张表格
发现白沙气温曾降到-1.4℃
小编只想说:
为什么外省都发布寒潮预警,但海南没有,只有寒冷预警,为什么?
中国气象局在制定寒潮预警标准时,主要考虑冷空气降温幅度,根据这个标准,冷空气南下以后对于气温有个骤降过程,在24小时内最低气温要下降到4℃的区间范围内,同时叠加了风力标准。海南在我国最南端,属于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的末端,导致海南岛普遍达不到国内寒潮预警天气的标准,也就是大风降温的预警标准普遍达不到,所以海南本地制定了寒冷预警标准。
海南“寒冷”预警发布标准
具体天气预报
陆地方面:预计12月29日夜间~31日,受强冷空气影响,海南岛大部分地区有小雨、局地中雨,12月30日夜间起转多云间晴。气温下降,12月31日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最低气温可降至5~9℃,东部和南部地区10~13℃;最高气温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降至11~14℃,东部和南部地区18~21℃;
元旦假期期间(年1月1日~1月3日):1月1日~2日,海南全岛多云间晴,气温略有回升,最低气温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7~13℃,东部和南部地区14~17℃;最高气温北部、西部和中部地区13~17℃,东部和南部地区19~23℃。
1月3日,冷空气减弱,海南岛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阴天有小雨,其余地区多云。各地气温小幅度回升,最低气温中部山区15~17℃,其余地区17~20℃;最高气温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19~22℃,其余地区23~26℃。
海南省气象部门提醒:年12月31日~年1月2日,海南全省各地以晴冷天气为主,对户外跨年庆祝活动及元旦庆典活动无不利影响,但需提醒市民添衣御寒;冬种瓜菜可采取喷施防寒剂、叶面肥,薄膜覆盖等防寒措施,苗期早稻田可保持较厚水层抵御寒害。果园需加强水肥管理,防止落花落果。
海洋方面:预计12月29日夜间~31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北部湾海面、海南岛东部和西部海面、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附近海面自北向南风力将增大到7~8级、阵风9级;琼州海峡和海南岛南部海面风力将增大到6~7级、阵风8级。
年1月1日~3日,海南岛东部海面,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附近海面风力6~7级、阵风8级;北部湾海面、琼州海峡、海南岛西部和南部海面风力减弱到5~6级、阵风7级。
海南省气象部门提醒:请海上作业和过往船只及时了解天气信息,注意做好大风及大雾防范工作。
END
冬季是流感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低温和低湿度的环境使病毒颗粒更为稳定,从而使得病毒颗粒能够传播较远的距离。
寒冷的空气流感是病毒所造成的,从潜伏期就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呼吸道粘液变厚影响粘膜纤毛功能,导致病原体不易被清除。
冬天气温低,大家喜欢关闭在密闭的空间里,不愿开窗,这样容易把细菌关在室内,当室内有一个人打喷嚏或者咳嗽时,病毒会快速滋生,从而增加患上流感的几率。
如何做好冬季流感防御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一是疫苗接种,二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三是可以选择按摩、刮痧、泡脚等方式预防流感。
这些人群要注意寒冷天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病人、呼吸系统病人等慢性病患者应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适度锻炼,减少外出。护好这8个部位,温暖一冬:
脚暖
我们都知道双脚保暖很重要,双脚虽然支撑着人体这个“大厦”,但它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易受影响,且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发冷。
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持鞋袜的温暖、干燥;每坐2~3个小时之后,可以起身走动10分钟,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另外,临睡前用热水泡脚后,用手掌按摩脚心10分钟左右,也可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头暖
老一辈常常会教导我们:头是最冻不得的地方。为什么呢?“头是诸阳之会”,人体经脉多汇聚于头部,头部得不到保护,就像热水瓶没有盖子一样,体内阳气最容易散掉。
因此冬天出门,戴一顶合适的帽子是很必要的。冬季气温偏低,选帽子要慎重,应以保暖为主,如毛线编织帽、针织帽、棉帽或绒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耳朵和头部。
颈暖
颈部承接着头部,下面接着身体的躯干。称得上是人体很重要的部分。当人体的颈部受凉之后,可能就会导致局部的血管收缩,血液迅速的降低,严重的甚至还会引起眩晕以及大脑供血不足等等的不适的情况。
因此,冬天出门一定要备条温暖的围巾,有抵御风寒入侵、预防感冒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戴围巾时,习惯把脖子、嘴巴一起捂着,这种做法对健康不利。因为围巾纤维易脱落,又容易吸附灰尘、病菌,很容易随着呼吸进入体内,引发疾病。
膝暖
老人们在冬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做好膝部的保暖措施,其实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膝关节的脂肪本来就比较少,很容易收到寒冷的刺激,而且在冬季的时候膝关节周围的血液供应会有所减少,保护身体的调节能力降低,寒气很容易侵入,容易诱发膝关节疼痛感。
因此,对于女性,冬天最好不要穿短裙、七分裤等,骑车、外出锻炼时可戴上护膝,并注意运动不可过量。
鼻暖
“鼻为肺之窍”,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就要守好这道“门”。每天早晨和睡前,可用双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着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15~20次,促进气血流通,增强鼻的耐寒能力。风大时出门戴上口罩。
耳暖
耳朵体积虽小,但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热量容易散发,且“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因此冬季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
你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
腰暖
“腰为肾之府”,腰部受到寒冷刺激,人的“先天之本”也会受到牵连。中老年人突遇冷风后极易刺激神经,引起腰部疼痛,甚至旧病复发。
除了及时增添衣服,还要注意夜间睡觉时盖好被子;晚睡前可用双手搓腰眼,使腰部发热;必要时可选择护腰带加强保暖。
背暖
中医认为,背为肾脉所居,而人之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中伤肾阳,着凉受风寒也常从背部开始。保持背部温暖,可防感冒、固肾强腰,预防旧病复发。
除了加件背心、马夹,背部冬季保暖的要诀是晒太阳,每天可在中午光照强烈时出门散步,接触阳光,帮助肾的阳气升发。
这次寒潮是“冻”真格的
大家不要掉以轻心~
把自己最厚的衣服准备好吧
健康第一!
图文来自于海南日报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al/20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幽门螺杆菌治疗药物丁香家买的是正品吗
- 下一篇文章: 川渝人易患痔疮,青岛人爱患痛风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