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幽门螺杆菌”这一名词近年来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目前,医院体检后,发现血检结果显示自己呈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但呈阳性是否就意医院治疗呢?如果不治疗是否会引起某些病变?近日,在市委宣传部和市卫计局联合举办的健康大讲堂上,来自中大五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郭惠学向市民解读了这一特殊的细菌。
?幽门螺杆菌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郭惠学表示,幽门螺杆菌定居在人体的胃窦部。按道理,人的胃部处于强酸环境,普通的细菌都难以存活,但幽门螺杆菌却因为其表面包裹着一层特殊的保护性黏膜,让这种病菌能够抵御强酸,在胃部存活。幽门螺杆菌会破坏胃黏膜,引发胃部疾病,比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胃黏膜内淋巴瘤样改变等。
?此外,医学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除了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外,还与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等密切相关。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冠状动脉左侧支梗阻、脑血管疾病、雷诺斯现象、偏头痛等疾病相关,但还未形成定论。
?如此看来,幽门螺杆菌容易引发多种疾病,那么人们在体检中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后该如何应对呢?
?感染者不一定会出现症状
?郭惠学表示,体检报告中血检发现幽门螺杆菌抗体为+(阳性),这就显示你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病菌的最大特点是传播后不一定会致病。也就是说,感染这一病菌后,有的人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有的人则毫无症状。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包括粪口传播、口口传播和胃口传播。也就是说,如果你和患有幽门螺杆菌的人同台吃饭,可能你也会被传染到幽门螺杆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正常人群中有40%的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中90%至%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胃癌患者中60%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胃粘膜内淋巴瘤样改变患者中90%以上患者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但郭惠学提醒市民要理性地看待上述数据,以胃癌为例,胃癌患者中60%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不意味着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就一定会得胃癌。这些数据只是证明幽门螺杆菌与这些疾病密切相关,而不是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这些疾病。因此,郭惠学提醒市民无需谈“幽”色变。
?那么,如果感染了这种病菌后,什么情况下无需治疗,什么情况下又需要马上治疗呢?
?有症状有胃癌家族史需留神
?据了解,对于感染幽门螺杆菌者是否需要治疗,医学有明确的指南。
?郭惠学表示,如果感染者患有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及胃黏膜内淋巴瘤样改变这两种疾病,必须进行幽门螺杆菌根治。
?如果感染者为胃癌家族史病人,且胃镜下发现其存在胃炎症状的,郭惠学强烈推荐这些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同时,感染者患有萎缩性胃炎,且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例报告内有不典型增生者,也强烈推荐进行幽门螺杆菌根治。
?此外,感染者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则推荐治疗。若患者得知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虽然没有症状,但心理压力太大、强烈要求治疗者,也可进行幽门螺杆菌根治。
?郭惠学表示,为何要对感染者是否治疗进行划分,是为了提醒社会科学地对待幽门螺杆菌。若感染者没有出现症状,那么就无需进行治疗。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本次治疗成功转阴后,不意味着就终身不得病,还可能会在某些场合下再次感染。但对于有溃疡等疾病的病人而言,由于幽门螺杆菌对这些病人的致病性太强,因此才需要进行治疗。
?治疗幽门螺杆菌须使用抗生素
?如果真的需要治疗幽门螺杆菌,该如何治疗呢?郭惠学表示,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都有标准的治疗方法,目前常用的为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
?三联疗法是采用PPI加两种抗生素。而四联疗法是在三联的基础上再加铋剂,在珠海常用的是枸橼酸铋钾。
?值得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y/15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