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口地震,你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今天早上广东省湛江市
徐闻县发生3.9级地震
海口有震感强度为3.3
持续时间30秒左右
发震时刻:-11-22
07:43:13
(注意:该参数为自动速报结果,最终以正式速报为准!)
纬度:20.3°经度:.3°深度:19千米震级:3.9参考位置: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一、历史:海南年大地震
年7月13日晚9时至11时,发生了一场后来被认为是迄今华南地区毁坏性最严重的地震,也是中国地震史上惟一的一次导致陆地陷没成海的大地震——“琼北大地震”。地震之后的陆地不断下沉,让“桑田”变成了“沧海”。
据海南省建设科技委员会专家库专家王家道介绍,年震级为7.5级的琼北大地震,震中位于琼山区演丰塔市(北纬20度,东经.5度),震源深度15公里。这次地震波及的范围很大,北部跨越南岭直至湖南临武县、广西桂林,东北至粤东惠东县、潮州市均有震感。
自年7月13日地震发生后到次年的元月,有记录的较强余震17次,其中10次属破坏性地震,3次地震级估计为6级。
二、海南地震之九问
1、海南是否处于地震带、地震多吗?
海南岛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西南端,历史上年曾发生海口塔市7.5级地震,海南岛及近海平均几十年发生一次中强地震,但华南的地震强度与频度比我国台湾、西部和华北地区要弱。
2、海南年的大地震会复发吗?
“十五”期间完成的《海口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查清了年7.5级地震发震断层的空间位置、活动性等参数,探测成果表明,未来几十年该地震断层复发大震的可能性近乎为零。
3、汶川地震是否对海南有影响、海南的地震形势如何?
汶川与海南不属于同一地震带,汶川地震前后华南的地震格局变化不大,近些年华南地震强度不高、前兆异常不多,年的地震高潮后至少要经历近百年才可能出现下次高潮,由于华南地震活动具有整体性和相关性,因此海南的地震形势危险程度不大。
4、为什么海口的地震危险度全国排名第四?
这是某师范大学一名教授采用某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只是学术研究的个人见解,不代表政府的权威公布。一方面因为海口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另一方面因为年发生过7.5级的地震。计算引用了平均概率,没有考虑区域地震活动的差异性和活断层探测的最新成果,对专业部门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5、海南的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如何?
海南已建成了地震观测台网、强震观测台网、前兆观测台网以及宏观观测网络,能够对海南岛及近海2级以上地震、琼东北1级以上地震进行实时监视,对地磁、地下流体、宏观异常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于发生在有效监测区域的地震,震后五分钟内可速定地震参数,近些年来对发生在海南岛及近海的年度最大地震均作出了一定程度的预测预报。
6、海南会发生海啸吗?
琼州海峡和北部湾地区海水深度不足百米,本地不具备发生海啸的水体深度条件(千米以上),历史上海南岛也没有明确的海啸记载。由于台湾、菲律宾等岛屿的阻隔,太平洋海啸不对海南够成威胁,而南海东缘马尼拉海沟一带是具备发生大地震海啸条件的,但其海啸传播到海南要1个半小时,是有时间进行预警和防范的。
7、海南有火山活动吗?
海南岛是火山和温泉十分发育的岛屿,琼北地区的火山口密度在我国大陆地区是最高的,最近的一期喷发发生在8千年前,目前处于休眠状态。由于建立了火山监测台网,可以对地下岩浆活动进行长期监视。此外,海南的火山带来了丰富的物种、矿产和优质的地下水。
8、目前我省地震监测站的建设情况、数量、人员配备及地震预警能力如何?
海南的地震监测工作始于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尤其是“十五”、“九五”的建设,目前全省共建设地震监测台站48个,其中测震台站24个,强震动台站14个,地下流体、电磁等前兆台站8个。为了保证地震监测台站的正常运转,全省共配备台站人员60人。
9、海南的房子抗震吗?
对于县级以上城市的房屋建设,均有明确的抗震设防要求。除老旧危房,只要是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施工的房屋,能满足当地设防标准,能够较好地抗御地震灾害,比如,海南海口地区,依照规定是按8度(加速度0.3g)进行抗震设防的,也就是说按这样的设防要求建设的房屋,海口地区发生7级地震不会倒塌。而农村的房屋普遍抗震能力较弱,目前政府正积极推进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指导农民盖抗震房,强制开发商征用农民土地、搬迁时要给农民盖地震安全的房屋。个别由于施工质量等原因导致抗震能力不符合要求的建筑,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专门的抗震性能鉴定。
发生地震时,给人的应对时间通常很短,逃出室外可能没有完全的把握,加之当前居住楼房的居民十分普遍,所以面对地震,在室内进行避震变得更有现实意义。
·在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通常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包括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炕沿下,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
·最不利于避震的室内空间包括: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炕上;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外墙边、窗户旁。
三、如果地震来了,市民们怎么办?
海南启用新的地震速报系统
▼
过去两年,海南扩展了地震监测公共服务能力,启用了新的地震速报系统;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规范管理,将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纳入建设工程联合(并联)审批实施监管。
海口万绿园地震应急避难所建成
掀开草坪就能避难
▼
万绿园临时避难所在各主要路口设置了醒目的指示牌
据南国都市报年3月7日报道,作为目前海南级别最高、应急配置最好的海口万绿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已基本完成建设。
发生紧急情况,万绿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可疏散安置4.6万人,可安置受助人员10-30天。由于人群聚集在一起,最困难的是水、电、住宿以及排污系统。基于这种考虑,万绿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齐全。
按计划,万绿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试点成功后,下一步海口还将在金牛岭公园、白沙门公园、世纪广场、海南师范大学操场等处以及市内多处绿地配套相应的地震应急避难设施。届时,应急避难场所将覆盖全海口。
住:揭开草坪搭起帐篷成应急棚宿区
“现在都被草坪覆盖住了看不到,一旦灾难来了,只要揭开草坪,就能看到已经设置好的桩孔,插上栏杆就可以撑起一座帐篷。”万绿园办公室工作人员指着应急指示牌所指的方向说。
水:两口深井和23个直饮用水点
除了第一水源为市政供水外,园内还建有两口深度超过米的应急水井。另外,建有23个用水点,直饮水供应采用过滤式直饮水机。
厕所:8处应急厕所共个坑位
利用现有玉兰路、滨海大道的两条市政排污管线为应急排污管道,园内建有8处应急厕所共有个坑位,以及5处移动厕所,可以满足4.6万受助人员需要。
海南14市县建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
据海南日报3月30日报道,海南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及救灾物资储备中心进展顺利,全省已有14个市县建成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其他5个市县及洋浦经济开发区正加紧建设。
海南19市县将至少建一个
具有防灾避险功能的综合公园
▼
最近印发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到,海南要建成一批城镇公园,每个市县至少建成一个具有防灾避险功能的综合公园。
——资料来源——
东方网、海南日报、交通白癜风怎样能治疗好吗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家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y/15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媒体看白沙海南日报爱心众筹8小
- 下一篇文章: 大病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