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用药 > > 正文 >

还在跟宝宝这样亲昵吗当心幽门螺杆菌

其实幽门螺杆菌发现到现在也就30多年的时间。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沃伦,与医师马歇尔一起来研究、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了它与胃溃疡的直接联系。

随着对幽门螺杆研究的深入,下面这些疾病,都可由它引起。

随着生活水平、卫生水平的提高,很多西方国家的感染人数正在逐年下降。而在中国,情况却截然相反。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截止至年,中国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不降反升,达到了60%,即全国约有8亿感染者。

与此同时,中国的胃癌新增、死亡率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幽门螺杆菌功不可没。

因为中国人不分餐、不用公筷、互相夹菜的习惯,全家人一起吃饭、亲朋好友聚餐,都是幽门螺杆菌开疆扩土的最佳时机,一顿饭传染一桌人完全没难度!

一般来说,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风险,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而在婴幼儿期感染的比例则非常低。看到这里,可能很多家长舒了一口气……别高兴太早。

在中国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不同地区,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从20%-55%有很大差异。年,医院儿科调查了上海市区和郊区学校就读的学生,在无症状的7岁儿童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达到30.91%,在之后的5年,平均年递增3.28%。

而西方发达国家儿童的感染率则低得多,如法国10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仅为3.5%。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这4种“亲密举动”,让它有机可乘

1岁左右是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高峰期,家人、特别是密切照顾的母亲有可能把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宝宝。

想想你有没有这些习惯:

喂饭之前,自己吃一口试温度,或者为了哄孩子吃饭,玩“宝宝一口我一口”的游戏。

大人把食物咬成小块,甚至嚼碎再喂给孩子。

大人用自己使用的筷子夹菜给孩子吃。

亲吻孩子的嘴巴。

这些亲子之间的“亲密举动”,都会让幽门螺旋杆菌有可乘之机。

那么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感染?感染后必须进行治疗吗?

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症状的差异很悬殊。有的孩子会表现为口臭、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顽固的缺铁性贫血等,这些情况下才需要用药治疗。而大部分人感染后并没有症状,有时甚至能和幽门螺杆菌“和平共处”一生,是不需要对它们赶尽杀绝的。

而且根除治疗需要长期应用抗生素,过程比较困难,还会伴随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等多种不良反应,所以对所有Hp感染者都给予根除治疗,显然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

还有就是,即使用药根治后,仍然可能再度感染,反复治疗、滥用抗生素则很容易产生耐药菌株,给今后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

家长有好习惯,比药物更能保护孩子

尽可能分餐制、用消毒处理的碗筷勺或自助餐;

对婴幼儿不口对口喂食,不将食物用嘴吹凉后喂食;

不喝生水不吃生食、饮用经消毒的牛奶;

饭前便后要洗手;

认真刷牙,饭后漱口;

在医院的口腔、消化、耳鼻喉科等诊疗中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总的来说,一定要注意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大大降低将幽门螺杆菌及其他病原体传染给宝宝的风险。

以上!

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长按







































刘云涛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y/16588.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