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苍山县是全国有名的“大蒜村”,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李氏等,曾在年第8卷第6期的《中国循环杂志》上,发表了对该村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统计,该县产蒜区居民的脑血管疾病、鼻咽癌、食管癌、胃癌和肺癌死亡率,均低于非产蒜区。
报告还指出,该产蒜区居民的大蒜摄入量,明显高于全省其他地区,一家三口,每天几瓣,从来不断,代代相传。该地区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是山东省内的低发区。
大蒜还有一个奇特的功能,就是可以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也是胃粘膜相关淋巴瘤的协同致癌因子。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把Hp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并确定为胃癌的危险因子。
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案,主要是采用化学药物,联合用药治疗,但这种方案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缺陷,即较快产生耐药,而且较为严重,还有就是医药费用较高,特别是对广大县城农村的居民来说,这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
有关大蒜防治幽门螺杆菌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均发表了大量的观点及文章。大蒜,作为既可食用,又可药用的一种天然植物药,人们在大蒜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上,取得较好的进展。
大蒜,又叫胡蒜,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蒜的干燥鳞茎,被誉为植物性广谱抗生素。
现代医学证实,大蒜除了具有抗菌、消炎、杀虫、抗癌、降降脂降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作用以外,还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真菌和多种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有较好疗效。尤其是大蒜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有独特的防治作用。
1.大蒜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体外实验
体外实验发现:大蒜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随其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而且其抑菌作用与剂型密切相关,以鲜大蒜汁的抑菌作用最为明显。另外,大蒜提取液也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还有体外实验证实,大蒜抗幽门螺杆菌作用与蒜辣素的含量有关,蒜辣素含量高,杀菌作用强,鲜大蒜汁的抗菌作用最强。
2.大蒜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试验
国内有临床学者,以幽门螺杆菌感染就诊顺序,随机将病人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
甲组给予联合疗法,即洛赛克2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1.0g,每日2次、呋喃唑酮0.1g,每日3次;
乙组为大蒜组,每餐食用大蒜10g(约3瓣),连续1个月;
丙组为联合疗法+大蒜,餐前30分钟,服用洛赛克20mg,每日2次、阿莫西林1.0g,每日2次、呋喃唑酮0.1g,每日3次,共2周,同时每餐食用大蒜10g,连续1个月。
以上3组均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幽门螺杆菌是否根除。另外,对甲组复查后,仍阳性者,再按乙组方案食用大蒜1月后,复查。
结果显示:
(1)乙组与甲组比较,根除率无统计学意义,即大蒜对幽门螺杆菌抑制作用与化学药物具有等效性;
(2)C组大蒜与联合药物组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高于乙组与甲组,即大蒜与联合药物,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中有协同作用;
(3)对联合药物耐药的幽门螺杆菌继续应用大蒜,仍有50%被根除,提示大蒜对已耐药的幽门螺杆菌菌株仍有效。
3.大蒜抗幽门螺杆菌作用的机理
研究认为,大蒜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机制,可能是由于大蒜中所含有效成分大蒜素类分子中的氧原子,与幽门螺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半胱氨酸分子中的巯基相结合,干扰细菌细胞的分裂、生长和代谢,最终导致细胞壁破裂,而达到杀灭细菌,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
还有研究认为,大蒜辣素抗菌的主要机理是抑制幽门螺杆菌RNA合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大蒜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有体外试验,临床试验的科学依据,而且还有明确的作用机理。所以,医学科研人员将大蒜称为“从地里长出来的青霉素”。
我国有丰富的大蒜资源,价格低廉,,对于目前解决幽门螺杆菌高耐药性、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记住:每天3瓣蒜,一生不间断,抗癌保健康,物美又价廉!
亲爱的朋友,通过以上介绍,你赞同大蒜可以用来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观点吗?你对大蒜的作用还有哪些心得呢?欢迎在评论区与大家分享;如果你有健康问题需要咨询,你还想了解哪些健康知识,也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我会尽力及时回复。
大家好,我是朱萧俊说健康,请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方法北京中科白巅疯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y/17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幽门螺杆菌和胃癌有关牢记一查一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