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第25卷第5期
年10月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JournalofHebeiMedicalCollegeforContinuingEducation
V01.25No.5
Oct.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李海滨,韩波
(河北大学中医系,河北保定)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一05——03
幽门螺旋杆菌(HP)为人体胃肠道的寄生菌,是
年澳大利亚学者首先从人胃粘膜中培养出来
的。由于其在活体内呈螺旋体形,在活体外呈杆状,且
主要引起胃幽门部位的病变,故称幽门螺旋杆菌。研
究发现,HP感染是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及胃癌等诸多消化系疾病的重要诱因及病因之一。在
治疗消化系疾病中,抗HP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表明许多中医疗法在抗HP治疗方面能收到较
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1单味中药
张越林Ill应用单味青木香治疗HP感染胃炎30
例,并用西医规范的三联疗法治疗此病患者30例作
I临床对比观察,结果青木香组I临床有效率86.7%,三
联组为90.0%;HP清除率青木香组73.3%,三联组
83.3%;HP根除率青木香组86.4%,三联组68.0%;
服药期间,青木香组无不良反应,三联组8例出现不
同程度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26.7%。徐州等采用鸦胆子乳剂治疗
HP相关性胃病91例,HP阴转率为49.5%,与对照
组西米替丁4.5%的阴转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王绪
霖等[51通过临床研究发现38种中药有不同程度的抑
菌作用,其中清热解毒药包括黄芩、黄连、大黄、黄柏、
紫花地丁等,温中行气药包括玫瑰花、高良姜、山楂、
厚朴、枳实、白芍等,补益药包括五味子、黄芪、艾叶、
白豆蔻。贾秋颖[61认为其抑菌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
黄芩、黄连、大黄、黄柏、桂枝、地丁、玫瑰花、土获荃、
收稿日期:—05—16
作者简介:李海滨(一),男,河北阜城人,副教授,硕士。
·
综述·
高良姜、乌梅、山植、厚朴、积实、白芍、香附、青天葵、
地偷、连翘、茵陈、苦参等。其中以黄芬、黄连、大黄、黄
柏、桂枝、地丁、玫瑰花、土获荃、高良姜、乌梅、山植等
抑菌作用最明显。
2中成药及固定验方治疗
张安田翻等运用锡类散治疗60例HP阳性消化
性溃疡患者,结果治疗3周后HP阴转38例,阴转率
为63-3%。冀爱英[81采用夏连抑幽胶囊治疗HP感染
的慢性胃炎和溃疡患者例,并与丽珠得乐胶囊
治疗67例作对照,治疗结果,症状改善、炎症改善、
HP清除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董国华选择龙胆泻
肝丸治疗肝胃积热、脾胃湿热型HP阳性的慢性胃炎
患者,与口服胃酶素组对照,治疗7周后,治疗组显效
3例,有效33例,无效11例,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7
例,无效10例。经检验,有显著差异.王建平等以疏
肝理胃汤(柴胡、川黄连各6g,郁金、槟榔各12g,佛
手、牡丹皮、制香附、枳实各10g,白芍20g,丹参、蒲
公英各30g,三七末3g)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44
例;并设西药对照组,用庆大霉素、灭滴灵。结果显示
治疗组有效率97.7%,对照组79.5%;对HP抗体的
转阴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林毅等口o/用清胃除幽汤为
(黄连3g,生大黄、炙甘草各5g,蒲公英15g,吴茱萸
2g)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45例,并设口服呋喃唑
酮对照组30例,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溃疡愈合情
况,HP转阴情况,胃、十二指肠炎症变化情况等方面,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蒋振铭等研究著名名老中医张镜
仁教授经验方清胃冲剂(主要有徐长卿、连翘、赤芍、
延胡索、旋覆花、平地木、炙甘草等组成)及双黄连口
服液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清胃冲剂和双黄连
口服液两个复方在一定浓度下具有对HP效果相似
的抑菌作用。
3中药复方
李士林等【“1对87例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脾虚
型伴HP感染患者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8
—
71—
5期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第25卷
例,西药组29例,中药组给予健脾益气(党参、黄芪、
白术、茯苓、桂枝、厚朴、苍术、白芍药、元胡、陈皮、砂
仁、柴胡、枳壳、生大黄、广木香)辨证治疗;西药组予
黄连素,两者均服药40天,结果中药组经治疗后征象
均有显著改善;中药组对HP的清除率优于西药组;
能显著改善胃肠粘膜血流量。陈磐华等[用中药治疗
HP感染例,并与例西药组对照。中药组,基
本处方:黄连、白芷各6g,黄芩、大黄(后下)、白芷各
9g,牡丹皮10g,黄芪、党参、煅瓦楞、白花蛇舌草各
30g,乌贼骨12g。加减:湿热中阻加苍术、厚朴、半夏、
栀子;肝气郁阻加柴胡、枳实、香附、青皮.佛手;胃络
瘀阻加桃仁、三棱、栀子,红花,丹参;脾胃虚弱加黄
芪、党参,白术、茯苓。西药组,用OFA方案。治疗结
果,中药组例中,实际完成例,根除例,
占76.3%;西药组例,实际完成观察例,占
83.3%。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中药组例中仅有2
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但不影响继续治疗;西药组不
良反应较多,其中恶心36例、纳呆29例、头晕20例、
皮疹5例、舌炎3例、乏力2例、嗜睡1例,该组
例中,有12例因出现较重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江海
洋等[采用胃舒饮(姜半夏、黄连、黄芩、党参、大枣、
干姜、甘草、木香、莱菔子、石见穿)治疗慢性胃炎伴
HP感染48例,脾胃气虚者加黄芪、白术,脾胃阴亏者
加沙参、玉竹,兼湿阻的加苍术、厚朴,兼血瘀者加郁
金、三棱等。其疗效比丽珠得乐西药对照组改善明
显。姚洁明等_l41对30例HPCG在辨证论治(脾胃虚
弱和肝胃不和型)的基础上加入制大黄、黄连、黄芩、
生甘草的复方治疗,并与30例HPCG用单纯辨证治
疗对照,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辨证用药组。李臻等选
取75例上消化道症状HP阳性患者,根据中医辨证
分型为肝郁气滞、脾胃湿热、脾胃虚弱3型,其中肝
郁气滞型用6:1左金丸,脾胃湿热用3:1左金丸,脾胃
虚寒用1:1左金丸,结果总有效率为94.67%。
4中西医结合
林江等[将1周前经胃镜检查为活动期十二指
肠球部溃疡,尿素酶试验、14C一尿素呼吸试验检查阳
性的84例患者,按病人的依从性分为中西药组4l
例,纯西药组43例,中西药组给予铋制剂丽珠得乐,
El服中药自拟方除幽汤,基本药物:黄连5g,熟大黄
5g,乌梅10g,丹参10g,三七粉3g(冲),法夏10g,
白芨粉6g(冲),枳实10g,蒲公英20g,黄芪20g,炙
甘草6g,2周为1个疗程。西药组第1周给予根除
HP三联药物口服:泮妥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
1.0gbid,克拉霉素0.5gbid口服。结果治疗组及对照
一
72一
组均有较高的溃疡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达95.1%及
%;HP根除率达78%及79%;两组比较差异无
显著性(
P0.05)。但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中西医结合
组1例轻度恶心(无呕吐),2例食欲下降;对照组(西
药组),4例恶心呕吐,2例头晕乏力,3例纳差腹胀,
4例中上腹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及
30.2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肖芳[采用中
西医结合方法(大黄、黄连、乌贼骨)按3:2:1比例研细
末,装胶囊,加服痢特灵、庆大霉素。治疗HP性胃炎
60例并与单纯中药治疗58例,丽珠得乐治疗60例对
照,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98.3%,中药组77.6%,丽
珠得乐组80.0%。周涣明等对48例消化性溃疡患
者采用内镜下清创后,在溃疡底及边缘注射丹参注射
液并喷洒锡类散,结果疗效显著,并认为内镜下注射
活血化瘀药对抗HP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吴南用
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HP阳性者例,并与用西
药丽珠得乐、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59例作对照。治
疗组以愈疡汤加减,组成:黄芪、百合、白芍、丹参各
30g,甘草、厚朴各10g,白及20g。虚寒型加高良姜
l0g,香附2Og;阴虚湿热型加半夏泻心汤化裁:半夏、
黄芩各10g,黄连6g,干姜5g,代赭石20g,兼有气滞
证加木香、砂仁、枳实、佛手等;血瘀证加乳香、没药、莪
术、当归;吐酸水加左金丸、乌贼骨、瓦楞子;吐清水加
瓜蒌皮、浙贝母、益智仁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86.3%,对照组为88.1%;治疗组HP转阴率71.8%,
对照组69.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率10.3%,对照
组25.4%
5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
宋京英等【l7J通过对40例HP感染慢性胃炎的治
疗中发现,针刺足三里、内关等穴,成为治疗HP感染
相关性胃炎较理想的治疗方案。赵东升等]将例
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89例,对照
组39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洛赛克,克拉霉素,甲硝
唑,治疗组同时针刺疗法,选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
为主穴,随证加减。研究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1)。陈德成
等U91对HP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射黄芪、当
归注射液于足三里、肝俞、胃俞穴位注,发现该疗法可
对患者免疫功能起双向调节作用,治疗后血清抗HP
抗体下降,证明HP减少,说明穴位注射具有清除HP
的作用
6展望
西药治疗HP感染有多种方案,其中以短程三联
5期
李海滨等: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疗法应用较多,但存在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且HP的
耐药性也在逐渐增加。临床研究中医抗HP,副作用
少,长期应用无耐药性。中西药合用副作用亦明显少
于西药治疗。因此有很好的疗效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同时也存在局限性。较多的中药均有抑制HP的作
用,但多数仅停留在体外试验阶段,或临床研究观察
方面,其对HP抑制的机制并没有得以阐明,中医疗
法抗HP感染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需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张越林.单味青木香颗粒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炎的临
床对比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6(10):—
[2]徐州.中药对幽门螺旋杆菌抑杀作用的实验研究[J]_中
国医学报,,8(5):25
[3]陈芝芸,项柏康,朱林喜,等.味中药对幽门螺旋杆菌
和作用的试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研究,,7(1):25
[4]袁佩英.鸦胆子乳剂抑制螺旋菌的临床研究[Jj.山西中
医,(6):20
[5]王绪霖,缴稳玲,吕宗舜,等.抑制幽门螺旋杆菌中药的初
步筛选[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4(9):
[6]贾秋颖.幽门螺旋杆菌的中医药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
,20(23):61
[7]张安田,钱林学,关景明,等.锡类散治疗消化性溃疡作用
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1(8):—
[9]王建平,胡顺金.疏肝理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
胃炎44例[J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17):13—15
[10]林毅,王旭.清胃除幽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
性溃疡45例[Jj_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5(13):
[11]李士林,吴玉生.脾虚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J].前
卫医药杂志,,13(6):
[12]陈磐华,陆小洁.中药复方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例
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9):20—2l
[13]江海洋,钟秀清,廖文斌,等.胃舒饮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
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0(22):22—42
[14]姚洁明,宋和平.60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胃炎的疗效分
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1):15
[15]林江,陶红,岑敏,等.纯西药与中西医结合方案
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致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比较[J].广州
医学院学报,,23(2):61
[16]周焕明,徐立峰,刘春安,等.内镜下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
4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8(4):55
[17]宋京英,王文生.针刺配合西药治疗HP感染相关性胃炎
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3(4):—
[18]赵东升,杜艳军,赵秋杰.针药合用治疗幽门螺杆相关性
慢性胃炎89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1(11):
[19]陈德成,吴旭,吴文忠,等.穴位注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机理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5(4):
患者免疫调节作用机理研究[J]
.
中国针灸,,18(2):
[8]冀爱英.夏连抑幽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及溃疡疗
69—71
(上接第62页)
人的安全。这些知识的获得是靠平时的积累,业务查
房及接受继续教育来获得的。调查显示只有36.7%
的护士接受过本科室组织的术前访视知识培训,内容
只是术前访视的目的、内容、手术室的环境、手术注意
事项等等。而63-3%的护士是通过自学或凭个人经验
获得此方面的知识。由此可见,护士接受术前访视知
识教育的机会非常少,其中73.2%的护士认为自己
在术前访视中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解答有困难,不能满
足患者及家属的要求,希望得到继续教育的机会。又
由于长期置身于手术室的护士缺乏与不同类型患者
交流的技巧和经验,造成护士在访视病人时专业知识
及相关学科知识缺乏且沟通技巧不成熟,因而影响术
前访视效果。
4总结
综上所述,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一种崭
新的护理模式,是一个用“心”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护
理程序中各步骤。护理作为一门帮助性专业(helping
profession)包括了服务与奉献精神,并把他人的需要
放在第一位。上述影响术前访视的因素是摆在护理
管理者面前有待解决的问题。建议护理管理者在以后
的工作中重点加强手术室护士素质,术前访视知识及
相关学科知识的继续教育培训,鼓励护士积极参与术
前访视的管理,促使这项工作落实到实践的标准化、
制度化,确保术前访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月娇.手术室护理标准与建设性措施[M].台北:中华民
国护理学会,:1
[2]邹恂.护理程序入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
大学联合出版社,:-
[3]钱玉秀.中日两国手术室护理的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
,17(12):17—18
l4JCHITrYKK.Professionalnursing:conceptsandchallenges
(2thed)[M].Philachelphia:Saunders,:12
免责声明:本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y/17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谁弄来如此实用的一张表我完全没有不收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