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幽门螺杆菌罗伊氏乳杆菌(Pylopass)
-01-
口腔幽门螺杆菌
1、幽门螺杆菌简介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细菌,寄居于胃内及十二指肠,其具有高感染率的特点,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粘膜损伤,进而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更严重者可导致胃癌以及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
研究证明患Hp胃炎患者的口腔中同时存在Hp感染,后来又进一步研究发现胃内Hp与口腔Hp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口腔可能是Hp在人体除胃以外的重要聚集地,同时发现口腔感染Hp是牙周病的易感因素。
Hp的感染率在发展中国家检出率为50%~70%左右,发达国家检出率一般低于30%,而在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中检查结果示:发展中国家检出率为80%~%。我国为发展中国家,Hp检出率超过60%,属于高感染地区。
2、口腔在Hp传播中的作用
Hp主要传播方式有:粪-口、口-口、医源性、环境传播等,与口腔相关的有粪-口、口-口途径。口腔是Hp进入消化道的通道之一,口腔Hp不仅能导致口腔疾病,对Hp相关性胃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无论是治疗Hp相关性胃部疾病还是治疗相关性口腔疾病,及时发现并清除口腔内的Hp至关重要。
3、口腔Hp感染的清除
研究发现,对胃Hp及口腔Hp均阳性的患者给予清除Hp治疗,结果显示,标准的三联疗法其口腔Hp清除疗效较差,对胃内Hp清除疗效较好。
大量研究证明,口腔牙菌斑中的Hp仅通过内科药物治疗难以清除,口腔洁治虽然可以有效地清除龈上和龈下菌斑,减少Hp的附着,但Hp不仅存在于龈上和龈下菌斑中,唾液、龈沟液和舌苔中等也有Hp的生存,牙周洁治后口腔中残留的Hp很有可能重新附着在牙周袋或新形成的牙菌斑上,再通过饮食或者其他途径进入胃内。
4、口腔Hp对胃内Hp根除率及复发率的影响
(1)口腔Hp对胃内Hp根除率的影响
口腔幽门螺杆菌对胃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长期疗效,杀灭口腔Hp能显著提高胃内Hp的根除率,但研究发现每天坚持饭后立即刷牙并用漱口水等保持口腔卫生的方法对胃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无明显影响,这项研究表明要想使胃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提高,仅仅依靠注意口腔卫生是行不通的。
(2)口腔Hp对胃内Hp复发率的影响
常规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胶体果胶铋加两种抗生素是目前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法,但近年来治疗后疾病复发率较高。这可能是常规四联疗法对口腔Hp的根除无效或治疗后幽门螺杆菌仍存在于牙菌斑、龈沟液、唾液中,然后随唾液吞入胃内而引起。研究发现胃内Hp根除治疗后口腔、唾液、牙菌斑中仍存在Hp,这些存留的Hp可引起胃内Hp的复发,因此口腔Hp的清除是提高胃Hp根除率及降低复发率的基本措施。
由于口腔Hp不易根除,可导致胃内Hp复发,进而引起胃肠疾病的复发。由于在临床上更注重胃内Hp的根除,而没有注意口腔Hp感染对患者身体的影响,所以临床中胃Hp的复发率很高,故我们应重视口腔Hp的根除及防治,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胃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及减少其复发率。
胃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彻底清除口腔幽门螺杆菌。
着重口腔Hp治疗不仅能提高胃Hp根除率及降低复发率,更为口腔护理保驾护航。
传统的三联/四联疗法对口腔Hp的清除效果并不理想,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清除口腔Hp的方法是现在的一个热点。
据抗幽门螺杆菌国际共识--马斯特里赫第五次共识提到,某些益生菌已被证实可以有效地降低治疗过程中药物所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某些益生菌甚至能够直接清除幽门螺杆菌。
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这种清除幽门螺杆菌的益生菌菌株吧~
-02-
罗伊氏乳杆菌Palypass(DSM)
1、罗伊氏乳杆菌DSM是ORGANOBALANCE菌种库中多株乳杆菌进行严格筛选,最终选出的能与幽门螺杆菌定向交联作用最好的菌株,被证实可用于对抗幽门螺杆菌。
2、作用机制:罗伊氏乳杆菌DSM的表面有高度特异的黏附分子,可识别并附着在口腔幽门螺杆菌的表面形成共聚体,使得幽门螺杆菌不可自由移动,伴随刷牙、漱口等动作将共聚体从口腔中排出。
3、罗伊氏乳杆菌DSM(Pylopass)来源于德国技术,荣获多国发明专利。
中国发明专利:ZL.5
喷雾干燥的乳杆菌属菌株-细胞及其对抗幽门螺杆菌的用途
中国发明专利:ZL.7
新的乳杆菌属菌株及其对抗幽门螺杆菌的用途
欧洲发明专利:EP
日本发明专利:特许第号
4、Pylopass对幽门螺杆菌有靶向作用,对于预防和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明显效果,可以有效预防HP感染,防止病(Hp)从口入。
-END-
更多资讯
敬请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y/1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