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幽门螺杆菌属“邪气”范畴,是一种外邪。人之所以感染幽门螺杆菌,除了外邪侵扰,还与自身正气不足有关,尤其脾胃虚弱时,更容易引邪入体。相比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对治幽门螺杆菌更有优势。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的基本治则,根据其虚、实分治,实则泻之,虚者补之,虚实夹杂者补泻并用。实者以湿热为主,祛邪重在清热祛湿;虚者以脾虚为主,扶正重在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具体来说,临床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分三个证型。
脾胃湿热证。有上腹痞满或疼痛,口干或口苦主症;次症为口干、不思饮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腻。治疗应清热化湿、理气和中,可选用连朴饮。配方为:厚朴、栀子、石菖蒲、淡豆豉各10克,芦根15克,黄连5克,法半夏9克。
脾胃虚弱(寒)证。有上腹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主症;次症为口吐清水、食欲减退、疲乏、手足不温、大便稀溏、舌淡且边有齿痕、苔白。治疗应健脾益气、和胃安中,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配方为:木香6克,砂仁3克(后下),陈皮、白术、茯苓各10克,法半夏9克,党参15克,炙甘草6克。
寒热错杂证。有上腹痞满或疼痛,遇冷加重,口干、口苦主症;次症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肠鸣、大便稀溏、舌淡、苔黄。治疗应辛开苦降、和胃消痞,可选用半夏泻心汤。配方为:法半夏9克,黄芩、干姜各10克,黄连5克,炙甘草、大枣各6克,党参15克。
识别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y/19215.html
- 上一篇文章: 防治幽门螺杆菌这样做更安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