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亿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很多人游走在胃癌
随着大众群体对自身健康的重视,
体检越来越普及,
而体检报告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诊断,
也让大家禁不住上网问度娘,
幽门螺杆菌是个啥东西?
不查不要紧,
一查更害怕,
这货居然是胃癌的元凶!
“我是怎么感染的?”
“得了就会得胃癌吗?”
“没有症状,也需要治疗吗?”
“该怎么防治呢?”
别着急,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幽门螺杆菌。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寄生在人胃内的细菌,属于1类致癌物。人是Hp的唯一传染源。平时,Hp主要藏在唾液、牙菌斑、胃和粪便里,经过口-口、胃-口、粪-口途径传播。据统计,我国Hp的感染率高达50%~60%,数字惊人,这意味着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被感染。为什么我国Hp感染率这么高呢?这是因为Hp主要通过进食了被感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我国传统的聚餐模式是导致Hp高感染率的重要原因。因此,一人感染,全家遭殃。感染了Hp一定会得胃癌吗?
那么,是不是感染了就一定会得胃癌呢?令人庆幸的是,答案是否定的。研究表明,感染者中大约有1%的人最终会演变成胃癌,也就是说8亿感染者中,不加治疗的话,将有万人成为胃癌候选人,这仍然是一个非常令人恐怖的数字!有人要问了,要怎么区分自己是不是那1%呢?Hp感染后的结局并不相同,有的人成了胃炎,而有的人就成了胃癌,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患者结局呢?目前认为,患者感染后结局是Hp感染部位、毒力因子、患者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一、感染部位
现已证实Hp感染后会诱发慢性胃炎,并导致胃酸分泌的改变。感染的部位不同,引起的慢性胃炎在胃内的分布部位就会不同,对胃酸分泌的变化影响也不同,而胃酸分泌水平的高低可直接影响Hp感染后的结局。若Hp感染部位主要在胃底、胃体时,胃酸分泌就会减少,胃癌发生风险增加。当胃窦感染为主时,胃酸分泌就会增高,十二指肠溃疡发生风险增加。Hp感染后大多引起轻度全胃炎,患者胃酸分泌大多无明显变化,只引起单纯慢性胃炎。二、Hp菌株的毒力因子
Hp有许多毒力因子,目前研究发现,cagA阳性和空泡毒素表达强的Hp菌株为高毒菌株,反之则为Hp低毒菌株。Hp高毒菌株,与胃十二指肠溃疡、MALT淋巴瘤、胃癌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发生严重疾病的风险要比低毒菌株感染者高。Hp低毒菌株,毒力较低,感染后大多只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虽然目前有方法检测不同毒力的Hp菌株,但即使Hp低毒菌株也有可能发生胃癌的,只不过风险比高毒菌株低一些而已。三、遗传因素
患者的遗传因素也是影响Hp感染后结局的重要因素。例如,有些患者Hp感染后产生白介素-1,白介素-1可强烈抑制胃酸分泌,影响Hp在胃内定植部位。白介素-1多,胃酸分泌少,Hp在胃体定植,引起胃体为主胃炎;白介素-1少,则胃酸分泌多,Hp主要在胃窦定植,引起胃窦为主胃炎。Hp感染后患者产生白介素-1的多少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四、环境因素
高盐饮食、吸烟等这些因素会促进胃体胃炎发生,增高胃癌发生的危险性。这就是影响胃癌发生的环境因素。当然,感染Hp后是胃炎的患者也不要沾沾自喜,今天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能以后就会演变成萎缩/肠化生、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严重疾病。因此,强调所有Hp感染者都要根除Hp,除非高龄老人、14岁以下儿童以及伴发恶性肿瘤、重要器官衰竭等存在抗衡因素的患者。无症状的Hp感染者是“健康携带者”吗?
有人又问了,我虽然感染了,但是什么症状也没有,我需要治疗吗?其实这类人的潜台词大多是,没症状就不要治疗了吧。事实上70%的Hp感染者是没有症状的,这些人是不是“健康携带者”呢?非也!事实上,所有Hp感染者都有慢性活动性胃炎,即使没有症状者也不排除已经发生了消化性溃疡、甚至早期胃癌可能。Hp会分泌多种毒力因子,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并激发局部免疫炎症反应,引起胃黏膜炎症。研究证实Hp感染后都会引起急性胃炎,而Hp感染后难以自发清除,胃黏膜炎症会持续存在、活动,这就会%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而且对健康体检人群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病理进行分析也证实,无症状Hp感染者与有症状Hp感染者的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为什么这么多人没有症状呢?
这是因为患者症状与胃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有些胃病患者症状往往时有时无、轻微、反复间歇发生,症状发生可以间隔几周、几个月,患者常误以为进食不当所致。而且患者症状有无、轻重除了与胃病严重程度相关以外,还与患者的敏感性、耐受性、心理因素等有很大关系。胃病严重者不一定会有症状,而症状严重者其胃病也不一定严重。因此,醒醒吧,亲,你不是没有症状,你只是太“皮实”了。感染了Hp可以根治吗?
令人开心的是,答案是肯定的!Hp感染引起的胃炎叫“Hp相关胃炎”,而Hp长期感染,导致胃黏膜持续慢性炎症,其中20%~30%患者胃黏膜会发生萎缩、肠化生,这是胃癌前病变,进一步加重就会导致胃黏膜异型增生和胃癌。大量研究证实,根除Hp可以逆转部分萎缩、肠化生,稳定病情,明显降低胃癌发病率;在萎缩肠化发生以前,根除Hp几乎可以防止极大多数胃癌发生。根除Hp,需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两种抗生素及铋剂,疗程一般为7~14天,根除率达90%以上,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四联治疗方案中的抗生素优先选择敏感抗生素,至少有一种是敏感抗生素,可提高根除成功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不规范用药等因素导致Hp耐药率越来越高,即便共识推荐的治疗方案所包含的药物越来越多,Hp根除率仍然逐步下降,同时耐药菌在人群中进行传播,进一步降低了Hp的根除率。因此,根除Hp需要注意,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定时定量规范疗程用药,不然造成耐药,害人又害己!根除了Hp就能预防胃癌吗?
早在年,全世界的医学专家在日本京都达成共识——预防和根除Hp感染,应该作为预防胃癌的首要手段。在日本,通过根除Hp而达到了大幅度降低胃癌发病率的目的。年2月21日,日本开始实施消灭胃癌计划,对12~20岁人群进行Hp筛查,并将慢性胃炎患者根除Hp治疗纳入医保范畴。实施该策略后,预期至年日本胃癌患者死亡率可下降约40%。而我国最新出台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年,上海)》也建议所有成年人,只要没有抗衡因素,无论有无症状,都建议根除治疗!该《共识》认为:
Hp不是益生菌,是具有传染性的致病菌,根除之是预防胃癌最为重要的可控手段;
根据日本的经验,18~40岁之间,根除受益最大;
在浅表性胃炎或无症状阶段根除,受益最大,几乎可%预防肠型胃癌;
根除Hp利大于弊;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对某些疾病呈正相关;
在根除方案的选择上,摒弃此前的标准三联疗法,推荐使用含有铋剂的四联疗法;
建议无抗衡因素的所有成人都检查并根除。
Hp根治后如何预防再次感染
根除Hp之后,虽然每年的再感染率不高(3%~5%),但是5~10年的叠加再感染发生率仍然不容忽视。如何预防再次感染呢?1.饭前便后洗手: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不要给Hp机会。2.食物要经过高温:Hp有个弱点,就是不耐热,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牛奶要消毒才能饮用。3.少刺激胃: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营养均衡,细嚼慢咽。4.建议分餐:家里有感染患者应选择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5.禁止口对口喂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6.牙具定期换:建议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缓解口腔炎症,牙刷三个月换一次。让我们远离Hp,远离胃癌!
免责声明:
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赣医二附院奥林巴斯无痛电子胃肠镜室
胃肠疾病诊断国际金标准!无痛、高清、快捷,超乎想象!赣医二附院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室自于年10月斥巨资引进世界顶级的CV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后,医院新兴的现代化重点科室。该电子胃肠镜系统目前位列世界同类胃肠镜检测设备的佼佼者,它集观察、诊断及治疗功能于一身,是世界上最小、最轻便的胃肠镜,被誉为“精明的电子胃肠镜”。对胃炎、胃溃疡、消化道出血、食道癌、胃癌、大肠癌、大肠息肉、各种肠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创、无痛的胃肠道检测先进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清晰度的检测优势,其镜身韧性极高、直径小、镜头能多角度、多方位的进行检查治疗,可使病人病灶部分图像更为清晰地显示在电脑屏幕上,能看清黏膜的充血、水肿以及色泽改变等细微变化,并且可以在直视下活检做病理检查和镜下切除息肉、止血、抓取异物等。同时它还具有储存、录相、摄影等多种功能,便于会诊及资料保存,通过前后检查资料的对比,让您可以清楚地对比治疗效果,对治疗进展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电子胃肠镜室还开展了C14-碳呼气试验,呼气试验监测幽门螺杆菌是被称作“胃肠检验史上的里程碑”式的现代检测技术的产物。呼几口气就可精确检测出体内幽门螺杆菌,因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及胃溃疡的主要病因,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胃癌因子,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用中药或西药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进行根除治疗,一般2到4周即可根除,对防治胃病和胃癌有十分重要意义。该法具有不用插管、无创伤、无痛苦、高敏感等优点,是学术界公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无痛胃肠镜检查时间:每周二、四、六。(需提前预约)奥林巴斯无痛胃肠镜检查预约(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y/19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告诫家人幽门螺杆菌的ldquo源头
- 下一篇文章: 感染了8亿中国人的幽门螺杆菌,是你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