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导致国人罹患胃癌的首要因素。据统计,全国大约有一半人的胃里都有它。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幽门螺杆菌,即便知道自己感染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根治、该如何根治。
问题一:怎么知道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医院检查。但要让全国人民都去排查一遍并不现实。
为此,可以按照以下2个步骤来做。
第一步:先看看自己有没有感染的几种典型症状。
第一个典型症状就是口臭,而且是怎么刷牙都去除不掉的口臭。因为这个臭气会源源不断的从胃里面返上来。
第二个典型症状是消化不良。具体表现为饭后上腹饱胀,即便只吃很少的食物,也会出现腹痛、腹胀、反酸等症状。
还有一种是口水分泌过多,因为幽门螺杆菌具有麻痹神经的生物毒性,影响消化道、口腔的神经信号传递,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口水会不由自主的溢出口腔。
第二步:去医院做呼气检测。
以上症状出现的越多,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概率就越高。但即便是全部都有,还需要进行医学检查。目前,准确性高、最便捷的检查方法是C14呼气检测。它会将含C14的尿酸吞噬,并代谢出含C14的二氧化碳,仪器会显示阳性。
作为普通民众,你只需要知道,去医院花不到元吹口气就能检测幽门螺杆菌,很方便。
问题二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胃癌吗?
幽门螺杆菌最严重的危害是胃癌,但这一结果并不常见,所以不必过于担心。其实,胃部炎症恶化为胃癌通常分为4个阶段,且需要经历几十年的时间。
第1阶段:浅表性胃炎。它是幽门螺杆菌致病的较轻微的阶段,及早进行药物、生活干预,患胃癌的风险并不会增加。此时应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并戒烟。
第2阶段:萎缩性胃炎。从萎缩性胃炎开始,就被叫做“癌前病变”了。如果诊断了萎缩性胃炎,必须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第3阶段:肠上皮化生。慢性胃炎时,胃黏膜上皮转变为含有帕内特细胞、杯状细胞的肠黏膜上皮组织,称为肠上皮化生。若发现不完全型化生出现时,需要密切进行胃镜监测,这离胃癌不远了。
第4阶段:异型增生。它分为低级别异型增生和高级别异型增生,其中低级别最终进展为癌的概率最高为23%,高级别最高可达85%。因此,低级别继续严密进行胃镜监测;高级别需要进行预防性胃镜下治疗。
问题三
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应该怎么办?
如果仅检测出来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没有进入上述4阶段通道,无需进行根除治疗。而一旦出现了炎症,则建议你进行根除治疗。
所谓根除治疗,是通过4联药物连续服用,以便清除胃里面的幽门螺杆菌。它包括1种胃酸抑制剂,如奥美拉唑,以便暴露胃粘膜;2种抗生素,杀灭暴漏出来的细菌;1种胃粘膜保护剂,以便呵护被损伤的胃粘膜,加速愈合。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即便进行了根除治疗,还会有大概率被二次感染。所以,还需留意家族里是否有感染者,用公筷,勤洗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y/19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