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观察到:
?儿童时期感染幽门螺杆菌(Hp)者发生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风险会降低;
?Hp感染者发生胃食管反流病的风险降低,在根除Hp后胃食管反流症状加重。
由此,有人认为Hp可能对人类具有保护作用,某些人感染Hp后不仅无害还可能有益,不是所有的Hp都需要根除,对Hp并非要赶尽杀绝!
那么,事实又如何呢?
01Hp与哮喘
确实,研究发现,儿童期感染Hp
可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风险降低13%,并使哮喘的发病年龄平均推迟10岁。
研究发现,Hp在胃内定居后,胃壁里的淋巴细胞会对它做出反应,胃里会有更多的淋巴细胞、更多的调节性T细胞,这些细胞调控着免疫反应,帮助儿童远离哮喘或过敏症的困扰。
02Hp与胃食管反流
亚洲人群胃食管反流病伴Hp感染者,在根除Hp以后,部分患者会加重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这也是事实。
这又为何呢?
Hp感染后发生慢性胃炎,当炎症以胃底、胃体为主时,分布在胃底、胃体分泌胃酸的壁细胞受损,数量减少,胃酸分泌减少,从而使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减轻;在根除Hp以后,胃底胃体炎症消除,壁细胞数量恢复,胃酸分泌恢复正常,反而加重了胃食管反流病症状。
由此可见,这二个并非Hp的真正保护作用,事实上是Hp感染引起胃慢性炎症的后果,而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发生萎缩肠化胃癌。
Hp“保护”胃食管反流病,是以损伤胃底胃体粘膜增加胃癌发病几率为代价的,这样的“保护”,你还要吗?
确实,Hp分:高毒力菌株、低毒力菌株,但不存在“无毒力菌株”,大量研究证明,所有Hp都有致病性,所有Hp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可发生溃疡、萎缩、肠化,甚至胃癌,即使Hp低毒力菌株感染也可以发生胃癌,只是风险比高毒力菌株低一些而已。
因此,世上并没有无害或有益的Hp,所有Hp都是致病的、都是有害的!
早在年美国Helicobacter杂志主编GrahamDY教授就明确指出:唯一好的幽门螺杆菌就是死的幽门螺杆菌。
年《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强调,“要治疗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除非有抗衡因素”。
“抗衡因素”就是不能从根除Hp获益!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80岁以上高龄者或伴有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是治疗Hp的抗衡因素,就是说:这些人预计寿命不长,不会从根除Hp获益,就没有必要再去根除Hp了。
儿童因为服药依从性和耐受性较差;治疗药物有限;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成人严重,对肠道菌群影响更大;而且有一定的自我清除率;
总之,所有Hp都是有害的!18岁以上所有成年人都要根除Hp,除非预计寿命不长!
推荐阅读:
卫生考试还没过?押题、圈题助你通关!
全国规培工资待遇排名榜(含医院报名入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y/19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