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海南省民族博物馆获评国家3A级旅
日前
海南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
发布公告称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
达到3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
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始建于年秋,年10月1日开馆。这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博物馆是以征集、收藏、陈列海南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海南黎、苗、回族文物为主,研究海南历史和海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综合性民族博物馆,该馆展示出海南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海南对外文化交流,弘扬民族文化,了解海南历史和海南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新建开放的省民族博物馆
陈列展览
全新的省民族博物馆占地近5万平方米,坐落于五指山市北面的牙蓄岭上。馆中共设两个专题展,馆内设有基本陈列——《琼州民风》,分海南民族历史文化陈列、海南民族纺织文化陈列、海南民族艺术陈列三个展馆。向大众全面展示了海南的黎族、苗族、回族等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文化习俗。建馆至今,省民博一直是民族文化旅游的一处热点。上世纪90年代初,来自7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前往这里参观,纷纷对博物馆展出的文物啧啧称赞。海南民族历史文化陈列展厅
馆藏文物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馆藏文物多件套,其中一、二级文物件(套),展出件(套)文物。观众在观看黎锦
游客在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参观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博物馆里都有哪些宝贝吧~史前椰树化石走进省民族博物馆第一展馆,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就是一块不规则的化石。“这是一颗史前椰树化石,长35厘米,宽20厘米,厚12厘米,它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如今的三亚市落笔洞发现的,这对于研究海南岛的人类活动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省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罗文雄介绍道。
椰树化石“化石的存在虽然不能直接证明当时的人类活动跟黎族祖先有关系,但是最起码证明这是一种渊源。随后挖掘出的打制石器等工具,也很好地证明了海南岛在距今1万年前,有人类活动迹象。”罗文雄解释道。
独木器具沿着展馆内的橱窗走过去,钻木取火工具、泥片制陶的出现,象征着海南岛上亮起了第一个农耕文明的火把。
苗族木杵和苗族独木舂米臼在海南岛农业文明发展中,脱壳工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们眼前的这个独木舂米臼和脱粒杵属于一套,它的制作工艺就是将一整个树干截取一段,然后利用火烧、石器打磨将树木截面逐渐挖出一个圆形坑,这就制成了舂米臼,脱粒杵也按照同样的工艺经过火烧、打磨制作而成。”罗文雄说。
独木器具的出现标志着黎族先民可以制作和使用工具,利用工具制作新的生产用具,从而也体现了这里水田农业的发展。
黎族独木舟在黎族历史传说中,祖先乘独木舟来到海南岛,黎族传统民居中的“船型屋”,就是根据倒扣的独木舟外形制成。
黎族独木舟“当时还没有铁器,黎族祖先就选用一棵粗大挺直的树干,将不准备挖掉的部位涂上湿泥,然后用火烧烤未涂湿泥的部位,待其呈焦炭状后,再用石斧等工具砍凿,这样疏松的焦炭层很快就被挖尽,如此反复多次,独木最终被做成带槽的舟。”罗文雄讲解道,独木器具是一种物化了的文化,其实物属性,表现了黎族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民族特征。
黎族龙被来到黎族纺织文化展馆,罗文雄认为,这里最具代表性的一件珍贵文物就是在展馆中央展出的龙被。这条明代的黎族龙被长厘米,宽厘米,图案为双凤朝阳麒麟。
黎族龙凤朝阳鱼跃图龙被(局部)龙被,因产地主要在古崖州地区,也称为崖州被,有些地方叫做大被、绣被,素有“广幅布”之称,是黎族在纺、织、染、绣四大工艺过程中难度最大、文化品位最高、技术最高超的织锦工艺美术品,是黎族进贡历代封建皇朝的珍品之一。龙被既是黎族纺织技术达到顶峰的见证,同时也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见证。
龙被的构图严谨、色彩艳丽、层次分明、款式多样,有着十分鲜明的艺术特征,这种艺术形式是黎锦所共有。
树皮衣在距今多年前,海南黎族祖先就尝试用树皮制作衣物,它是由海南黎族先民用楮树等树皮经过繁琐的工序手工制成,主要分布在中南部黎族集聚区,包括三亚、五指山、东方等市及琼中、保亭、陵水、乐东、昌江、白沙等县。树皮衣在人类学及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厚皮树皮上衣年,海南省政府公布“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之一。
唐代珊瑚石墓碑在展馆内,藏有一块唐代珊瑚石墓碑,此墓碑宽46厘米,高56厘米,厚16厘米,入藏时间为年8月。“这是我们博物馆的珍贵文物,材质独特,用珊瑚石雕刻,珊瑚石墓碑上面有刻字、经文,这也是重要的民族文化元素。”罗文雄说。
据介绍,坟墓一律坐北向南,多为竖状土坑墓穴,前后两端各竖一块珊瑚石墓碑,墓碑大小规格不一,有的高达63厘米,宽52厘米。碑有四种形制:火焰形、半圆形、三角形、山字形。
藤衣篓编织工艺在黎族生产生活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藤衣篓也是黎族编织工艺代表性工艺品之一。女孩子从11岁左右开始,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衣篓,每个衣篓并不大,可以整齐地放下20多件衣物。
黎族藤编衣篓“根据个人喜好及不同地区,衣篓大小不一,且都有盖子,有平顶盖和圆顶盖等,材质一般有竹藤、蒌叶等。”罗文雄告诉记者,女孩子结婚的时候衣篓作为重要物品随同,如果离婚,男方必须要把女子的衣篓归还。此外,在女子去世时,所有衣篓都作为陪葬品一起下葬。
省民族博物馆黎族牛皮藤凳黎族独木凳在这里
透过一件件沾满历史尘土的文物
了解海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追寻翻阅海南的民族记忆
温馨小贴士:
海南省五指山市泰翡路五号
省内可乘坐客车到达五指山汽车站,下车后沿坡步行-米可以到达。
信息来源:五指山旅游综合自海南日报、新海南客户端
本期编辑:王初乾
审核:刘钊
监制:方远
推荐阅读一图读懂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目标与红利特别策划
轻轻一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点亮翡翠山城——五指山!今天,“我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接力加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y/20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党中央拟表彰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