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用药 > > 正文 >

脱贫摘帽看白沙海南日报头版头条聚焦白

探索产业“飞地”模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办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白沙聚力攻坚脱贫“摘帽”有底气

年12月15日《海南日报》头版版面图↑

12月12日,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邦溪镇南丁村光伏发电扶贫基地里,一排排光伏电池板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悄无声息的光电转换中,更多的产业效能正输向偏远的南开乡高峰村。

“上面的光伏板用来发电,底下还有几百亩地用来种植火龙果,两不耽误。同时我们还能在基地干活赚钱,这产业真的好!”正在基地里忙碌的邦溪镇孟果村贫困村民韦彩玲挺直腰杆歇了口气,露出舒坦的笑容。

这笑容背后,离不开白沙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道路上的大胆探索与机制创新。白沙黎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刘蔚表示,近年来,白沙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加快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凝聚社会力量推进“志智”双扶,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确保今年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的目标。

机制创新

“飞地”模式助力扶贫

12月13日,位于牙叉镇方香村的陈富果子狸养殖基地里,一只只憨态可掬的果子狸在笼舍里啃果子,当看到有人过来清扫笼舍时,立即灵活地上窜下跳。

基地负责人陈君介绍,目前基地的果子狸存栏量为只左右,去年出栏量达只,产值为多万元,其中近千只是“扶贫狸”。

据悉,距离白沙县城十分偏远的南开乡高峰村因处于生态核心区,无法发展大规模种养产业。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白沙探索出“飞地”扶贫模式,在吸纳牙叉镇方香村、营盘村共计90户贫困户扶贫资金的基础上,还将远在高峰村的68户贫困户的帮扶资金“飞地”入股至该基地。这两年来,该基地还吸纳周边村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在这里务工,每年可发放分红七八十万元。

在白沙,“借鸡下蛋”的“飞地”扶贫模式并不局限于牙叉镇。在邦溪镇南丁村占地约亩的光伏发电扶贫基地里,光伏板底下成片的火龙植株也将迎来今年第三轮收成。该基地有关负责人介绍,基地充分利用下层空间种植火龙果,打造生态农业基地。目前,共有30多名贫困群众长期在该基地管护火龙果。

据悉,早在基地规划建设初期,当地扶贫部门就将邦溪镇与南开乡高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资金入股至该基地,运营单位每年从发电收益中提取万元进行分红,保障每户每年有元收入。

点缀改造乡愁味道让乡村更宜居

坐落在元门乡成片山岭脚下的翁村二队,是白沙为数不多的苗族同胞聚居地。从村口古朴的甘霖廊桥穿行而过,便可见桥下潺潺流淌的山泉,一排排错落有致的苗族民居映入眼帘,一幅幅精美的墙绘讲述着苗族人民耕作与节庆的故事。

“你看,不用拆旧瓦房,粉刷后用篱笆筑起庭院,许多外地朋友过来拍图发了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y/20142.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