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都需要进行根除治疗吗
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都需要进行根除治疗吗?
曾志荣(医院)刘文忠
中华消化杂志,,36(01):15-17.DOI:10./cma.j.issn.-..01.
以下内容和版式版权归属中华医学会,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年下半年发布的H.pylori胃炎京都全球共识[1](以下简称H.pylori京都共识)中提出的第17个临床问题H.pylori阳性者都应该接受根除治疗吗?,相关陈述(回答)为除非有抗衡因素(如伴存疾病的限制、社区高再感染率、医疗资源优先度安排等),否则所有H.pylori感染者都应该接受根除治疗[1]。这条陈述的推荐等级是强(最高级别),证据级别是高(最高级别),共识水平为%(所有投票者均同意)。由此可见,这条陈述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得到与会者一致同意和推荐。
一、为什么推荐除非有抗衡因素,否则所有H.pylori感染者都应该接受根除治疗H.pylori京都共识的这一推荐颠覆了既往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中罗列的根除适应证,其推荐的主要证据和理由如下。
1H.pylori胃炎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符合科赫法则(Kochspostulats):科赫法则是判断病原体与疾病之间关系的金标准。科赫医师鉴定了结核病、炭疽病、霍乱等疾病的病原体,并创建了严格的鉴定标准,此标准即为科赫法则。H.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关系符合科赫法则(见本期H.pylori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2]一文)。H.pylori感染可在人→人之间传播[3],因此应将H.pylori胃炎更确切地视为一种传染病。
2H.pylori感染后难以自发清除:H.pylori感染后特异地在胃的胃型上皮定植。胃黏膜发生严重肠化生时失去了胃型上皮特征,H.pylori就难以定植;反之,十二指肠黏膜发生胃上皮化生时,H.pylori也可在十二指肠黏膜定植。H.pylori感染后难以自发清除(除非胃黏膜发生重度肠化生),不进行治疗多造成终生感染。
3H.pylori感染均可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几乎所有的H.pylori感染者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因此H.pylori胃炎的本质是慢性活动性胃炎。不根除H.pylori,细菌不能得到自发清除,慢性活动性胃炎就终生存在。
4在H.pylori胃炎基础上部分患者可发生较严重疾病:尽管约70%的H.pylori胃炎患者既无消化不良症状,也不发生消化性溃疡或胃恶性肿瘤(胃癌、胃MALT淋巴瘤),但究竟谁会在H.pylori胃炎的基础上发生严重疾病难以预测。这种无症状H.pylori感染者疾病发展难以预测的情况类似于梅毒或结核感染[1]。H.pylori感染者中约15%~20%可发生消化性溃疡,溃疡可发生出血、穿孔、胃出口梗阻等并发症;1%可发生胃癌,早期发现不易,中晚期者预后差。如不根除H.pylori就存在发生上述严重疾病的隐患。
5根除H.pylori可消除或显著降低H.pylori相关疾病风险:H.pylori感染和摄入NSAID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两者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约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5%以上的胃溃疡发生与H.pylori感染相关。根除H.pylori可预防消化性溃疡发生,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根除H.pylori可降低长期摄入NSAID者溃疡发生的风险。根除H.pylori可降低肠型胃癌发生风险,如在胃黏膜萎缩和(或)肠化生发生前根除,几乎可完全消除肠型胃癌发生风险[1,4]。根除H.pylori已被推荐作为H.pylori相关消化不良处理的一线策略[1]。
6H.pylori胃炎根除H.pylori有显著的成本-效益比优势:根除H.pylori是短程治疗,如能按照第4次全国H.pylori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的方案进行治疗,目前根除率仍可达80%~90%或更高。根除后如能避免再感染,则将终生获益。30余年来全球范围无数患者根除治疗结果显示,根除H.pylori后获益远远大于负面影响(可能会增加GERD、肥胖和哮喘发生风险,但尚有争议;可影响肠道菌群)[1,5]。
7根除H.pylori可减少传染源:H.pylori感染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这对家庭和社会都是一种潜在的传染风险。减少传染源,无疑有利于H.pylori感染的预防。
二、所有H.pylori阳性者都应该进行治疗的观点并未得到国内学者一致认同如前已述,所有H.pylori阳性者都应该进行治疗的观点在H.pylori京都共识报告中达成共识,同意率为%。然而,年11月在上海举行H.pylori京都共识研讨会上,国内学者对该问题的表决结果是完全同意占35.7%,同意但有小保留意见占33.3%,两项合计同意率为69.0%,未达成共识(80%才属于达成共识)。这是研讨会上国内学者对H.pylori京都共识重要观点表决中唯一未能达成共识的临床问题。但国内学者认同H.pylori胃炎应定义为一种感染性疾病的观点(完全同意占85.0%;同意但有小保留意见占12.5%,两项合计同意率为97.5%,达成共识)。认同H.pylori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但又不赞成阳性者均进行根除治疗,显示了矛盾心态。
三、H.pylori感染者应给予根除治疗有不同理解和策略国内学者产生上述矛盾心态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面临的现实。人群中H.pylori感染率仍很高(40%~60%)[6],感染的人口基数颇大;目前H.pylori对一些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高,根除率下降;根除H.pylori后可能有较高的再感染率;不正规应用抗生素包括不正规根除H.pylori治疗的问题颇为突出。此外,还应考虑到大规模应用抗生素根除H.pylori治疗会造成其他细菌的抗生素耐药率增加等后果。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面搜寻、筛查和根除H.pylori。H.pylori胃炎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理想的防治措施应该是应用H.pylori疫苗,目前H.pylori疫苗的研制已看到了曙光[7]。
H.pylori感染者应给予根除治疗有不同理解和策略。
一种策略是主动搜寻(仅检测有无H.pylori感染)或筛查[除检测H.pylori,还要确定有无胃黏膜萎缩和(或)肠化生]H.pylori感染者,对H.pylori阳性者给予根除治疗。目前日本采取的是主动策略,这是由其国情所决定的。因为日本是世界上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人群中H.pylori感染率已远低于我国[8],尤其在青少年中感染率很低(仅约4%)[9],根除后再感染率很低(0.22%/年)[10],H.pylori耐药率相对较低。该国对12~20岁儿童和(或)青少年实施H.pylori搜寻,20岁以上人群实施筛查,同时强调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者均行H.pylori检测和治疗。上述措施是日本消灭胃癌路线图的基本策略[11]。
另一种策略是被动治疗所有H.pylori阳性者,采用世界胃肠病组织(WorldGastrontrologyOrganisation,WGO)专家组提出的治疗所有H.pylori阳性者,如无意治疗就不要检测的策略[12]。基于我国现实情况,目前应以被动策略为主,该被动策略已在我国H.pylori共识报告中得到体现,即将个人要求治疗也作为根除指征;此外对体格检查中H.pylori检测阳性者(如符合规范检测)也应进行根除治疗。此外,已提出将证实有H.pylori感染作为根除H.pylori的适应证。主动策略可用于一些胃癌高发区H.pylori筛查。
参考文献(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完整文章
西宁白癜风医院青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y/9994.html
- 上一篇文章: 平度五院新技术快速检测幽门螺杆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