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治疗 > > 正文 >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中医1方中药

大家好,我是中医老刘。

幽门螺杆菌,显微镜下见于十二指肠和胃部,轻则造成感染性胃病,重则引发胃癌。本文现以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为研究主体,探讨中药和西药的临床疗效。

选取年1月-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

西药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6.52岁;病程3~6年,平均4.6年。中药组中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33岁;病程3~7年,平均4.8年。

西药组: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三联疗法,其中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0mg、甲硝唑mg,以上药物一日2次,分早晚服用,治疗3周;

中药组:阴虚胃燥患者予加味麦门冬汤,脾胃虚寒患者予扶阳助胃汤,肝胃郁热患者予左金丸加减,肝气犯胃患者予柴胡疏肝散,水煎煮1剂,早晚2次温服,一个疗程为7剂,连续3个疗程。

西药组:3疗程后,痊愈20人,24人好转,无效6人,总有效率88%

中药组:3疗程后,痊愈27人,19人好转,无效4人,总有效率92%

中药组中未见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仅有2例有恶心、呕吐表现,其总发生率为4.00%。西药组中头痛、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均有发生,总发生率达到18.00%。

据西医理论,胃病产生的直接原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在临床上以根除幽门螺杆菌为主。但临床实践表明,西药作用后患者出现了头痛、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可导致肝肾功能出现严重性损害。

中药辨证治疗,通过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致病机制的研究,在掌握患者的病理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对症治疗,一方面及时控制了病情恶化,另一方面减少了肝肾损害。

扶阳助胃汤由干姜、拣参、草豆蔻仁、甘草、官桂、白芍药、陈皮、白术、吴茱萸、黑附子等药水煎而成,可健脾益胃、扶阳散寒,专治脾胃虚寒。

柴胡疏肝散作为理气剂,可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专治肝气郁滞,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慢性胃炎等疾病的治疗。在中药辨证疗法的作用下,临床效果大大提升,高达92.00%,且基本无毒副作用。

综上所述,中药辨证疗法一方面可提升幽门螺杆菌胃病的临床疗效,另一方面可控制治疗后各种不适,患者预后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我是中医刘大夫,30年中医经验

记得点赞、转发、







































哪里可以治好白癜风
北京哪个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zl/16972.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