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家最近摊上大事了:老王最近胃不舒服被确认为慢性胃炎,医生说是幽门螺旋杆菌在作祟,保险起见,建议老王一家都做一个幽门螺旋杆菌测试,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发现连家里正在上小学的小孙子都有轻微感染......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5成以上,大约7亿民众均伴有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但由于未出现临床症状,很多人对其重视不足。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专寄生于胃黏膜的革兰阴性微需氧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胃腺癌的主要病因。
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表明,Hp感染还与许多胃肠外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皮肤系统疾病等)的发生、发展有关。
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大部分感染者都会发生慢性胃炎,但70%以上的人不会表现出任何不适症状,出现症状的只占30%左右,大概有10%表现为消化不良,15~20%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还有约1%的人最终发展成胃癌。
最关键的是,这种细菌感染会传染,一人患病全家遭殃,它是罹患胃癌的主要原因!
成人Hp感染大多在儿童期获得,一旦感染,很少自然根除,如不给予根除治疗,可持续终身,严重者可引起组织恶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p列为I类致癌因子。
但是,成年人如果真正根除了幽门螺杆菌,其再感染率是很低的,一般多在2%-4%左右;而儿童由于是易感人群,其幽门螺杆菌被根除后的再感染率可能会明显高于成年人的再感染率。因此,儿童Hp感染控制和消除尤其重要。
TIPS.幽门螺旋杆菌传染途径
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是消化道。
幽门螺杆菌通过以上途径传播
儿童高感染现象与家族聚集性是Hp感染的显著特征,家庭内传播可能是Hp感染的主要途径。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一般多采用的是抗生素治疗。但是应用抗生素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还可能面临以下一些问题:
50%以上的患者在根除中会出现不良反应,如皮疹,过敏,腹泻,口苦,失眠;
20%左右的几率会根除失败;
根除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带来长期的健康影响;
使用抗生素会增加耐药性细菌产生的风险。
另外,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又比较容易交叉感染,如果患者的体质又特别容易寄生,治疗后就可能再次感染,这样只会陷入滥用抗生素的死循环中。
随着Hp耐药率的增高和治疗率的下降及胃内微生态的组成逐渐明确,益生菌的应用为治疗Hp提供了新的思路。
很多医学专家呼吁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的策略核心应由单纯的“杀菌”向“杀菌”的同时,联用益生菌“促菌”(保护肠道菌群)转化。
Hp感染影响和改变了胃内正常菌群的平衡,破坏了胃黏膜生物屏障作用,而外源性补充乳酸杆菌,可以维持正常胃部的菌群,抑制Hp和(或)减轻炎症进程。
益生菌能定植于胃内,与Hp竞争黏附于胃黏膜结合位点,即所谓的“夺位”作用。
此外,益生菌可分泌某些抗细菌黏附的活性物质,分泌Hp竞争性黏附受体及代谢抗菌物质,通过刺激黏附蛋白的表达和稳定胃黏膜来阻止Hp在胃黏膜的定植。包含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益生菌制品提高Hp治疗率2倍以上。
所以对那些非立即必要进行HP感染治疗的人群,尤其是儿童来说,补充益生菌,是最好的选择。
丹麦进口Bifodan复合益生菌固体饮料
内含动物乳双歧杆菌BIFOLACTM12
嗜酸乳酸杆菌BIFOLACTM5
鼠李糖乳酸杆菌BIFOLACTMPB01
三种优势专利菌株组合,
独特的微胶囊包埋技术
能有效保证菌株抵达肠道并保持活性定植在肠道。
直接口服,
无需水溶,
每天一袋,
亿活性益生菌,
维护由肠粘膜和粘液层构成的机械性屏障,
帮助修复受损肠粘膜,
调节免疫功能,
有效提高Hp治疗率,
降低抗生素治疗副作用。
扫码即可购买
参考文献:
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8(6):-.
HooiJKY,etal.Gastroenterology.pii:S-(17)-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zl/18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