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淋巴细胞性胃炎与乳糜泄具有极强的相关性,而两种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炎形式与乳糜泄相关性较弱。近期,《AlimentaryPharmacologyTherapeutic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乳糜泻患者与胃炎的相关性进行探索,医脉通整理如下:
来自单中心研究数据显示,在乳糜泄患者中有较高的胃炎患病率。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可能存在的联系,研究人员在经十二指肠活检证实伴有和不伴有乳糜泄(CD)证据的患者中,对两种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炎类型——慢性活动性胃炎(CAG)和慢性非活动性胃炎(CIG)——以及淋巴细胞性胃炎(LG)的患病率进行评估。数据来自例胃和十二指肠活检标本,这些标本在6年期间提交给一个国家病理学实验室。
结果如下◆乳糜泄(十二指肠Marsh评分3)在例(1.4%)患者中发现。
◆在64%的样本胃部活检结果正常,同时显示CAG有2%,CIG6%,LG有0.3%。
◆只有16%的乳糜泄患者有正常的胃部活检结果。
◆在多变量分析中,LG的预测因子包括绒毛状部分萎缩(比值比,37.7),绒毛状次全/全萎缩(OR,78.6)。
◆与对照组相比较,在乳糜泻患者中,LG患病率显著较高(7.3%vs0.15%)。
◆幽门螺杆菌定植与LG不具有相关性。
◆据绒毛状萎缩的严重程度,乳糜泻在CAG和CIG患者中更为常见(OR范围,1.93~2.96)。
◆毛状萎缩程度是LG,CAG,和CIG的独立风险因素。
评论
这些研究结果证实LG和乳糜泻之间强烈相关,而且研究还显示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炎和乳糜泻之间的显著相关性较弱。此项观察性研究只是以匹配的胃和十二指肠活检样本的病理结果为基础,疑似乳糜泻是这一过程的一种指征,这种可能性随着CD患者数量增加会导致选择偏差。LG是一种罕见的病理结果,与乳糜泻相关,是否与麸质暴露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医脉通编译自:CeliacDiseaseandHelicobacterpylori–NegativeGastritis,NEJMJournalWatch,May28,
欢迎报到证能领啦报到证能领啦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zz/1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