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Hp)为一种定植于胃黏膜上的革兰阴性杆菌,有较高的人群感染率。是诱发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以及胃癌等的主要因素,并被划定为胃癌的I类致癌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能大大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但随着幽门螺旋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逐渐上升,以至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不断下降。近来有专家,益生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有影响。
目前用于抗幽门螺旋杆菌的益生菌主要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益生菌的单独使用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介于20%-30%之间,而益生菌和三联、四联治疗方案的联合则可使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提高。
益生菌之所以能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其作用机制机制主要从以下方面实现:
1、竞争性粘附:
幽门螺旋杆菌通过鞭毛穿透厚层粘液,借助脂多糖、粘附素和菌毛等成分粘附在胃粘膜层的上皮细胞上,幽门螺旋杆菌的膜蛋白也参与了和上皮细胞的粘附,这是Hp致病的重要因素。益生菌可与幽门螺旋杆菌竞争粘膜上皮细胞结合位点,从而减少上皮细胞的粘附。研究认为,益生菌可能通过分泌一些抗细菌粘附的活性物质或某种抗菌物质,达到阻碍幽门螺旋杆菌对胃上皮细胞粘附。
2、抗炎作用:
体细胞中,相关基因A(CagA)的编码蛋白是导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而益生菌中的唾液乳杆菌,能够对CagA蛋白表达起到抑制作用,进而降低胃粘膜的炎症反应。
同时,益生菌还可能通过对机体免疫反应的调节,增强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一些益生菌亦可通过刺激胃肠道粘膜产生分泌型IgA,而提高胃肠道粘膜防御功能,增强对幽门螺旋杆菌的免疫力。
3、抑制或直接杀死幽门螺旋杆菌:
益生菌可分泌某种抗菌物质抑制甚至直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譬如,乳酸杆菌能够生成一些细菌素、有机酸(乳酸、甲酸、乙酸和丙酸等)和短链脂肪酸等物质,可以抑制甚至杀灭幽门螺旋杆菌,并且能够降低尿素酶的活性,抑制幽门螺旋杆菌在胃黏膜的定植生长。此外,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和乳酸杆菌均可释放抗幽门螺旋杆菌活性的细菌素。
4、调节肠道菌群,减少不良反应:
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失调,保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预防抗生素相关腹泻和便秘等,从而提高患者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顺从性。益生菌能够提高胃肠粘膜上皮细胞连接的紧密性,阻止肠道细菌发生移位,提高粘膜的屏障作用。此外,益生菌释放的营养物质能够为胃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营养。
注:消化性溃疡患者1-3盒益生菌为一疗程;
37℃以下温水或牛奶冲服;忌用茶水或热水冲服;
即开即食,避免活菌过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若同时服用抗生素,需间隔两个小时后才可以服用益生菌。
白癜风有什么症状治白癜风的偏方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zz/1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