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症状 > > 正文 >

幽门螺杆菌阳性,到底要不要根除

HP感染与多种疾病相关

根据《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现已明确与下列多种疾病的发病有关。

(1)非萎缩胃炎,萎缩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等;

()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3)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4)胃少见病: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

(5)胃外疾病: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缺乏症等。

(6)有报道称心脑血管疾病、某些肝胆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白血病、皮肤

病、口腔疾病、糖尿病等也与之相关。

不是所有人都要检查和治疗

Hp胃炎是一种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所有感染者均应得到治疗,从这一角度看似乎已不再需要根除指征。年的《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明确提出:除非有特殊原因,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应给予根除治疗。

但是,问题是,幽门螺杆菌的抗药性很强,也普遍有副作用,现有药物疗法的副作用有时会使治疗得不偿失。所以,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1、首先,人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个体都会发生慢性胃炎,但70%以上的感染者是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的,先后出现症状的只有30%左右,其中约10%表现为消化不良,15~0%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还有约1%的人最终发展成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能与冠心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荨麻疹等疾病有关。

、但一些研究也发现幽门螺杆菌并非百害而无一益,千万年来在与人类共同进化适应的过程中,幽门螺杆菌对人类也产生一些保护作用,如对哮喘、胃食管反流、肥胖等有一定预防作用。

权衡益害不难判断,即使单从胃癌预防的角度出发,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原则也应该及早根除。

3、另一方面,幽门螺杆菌的抗药性是很强的,单药基本上无效,必须采用联合疗法。但随着耐药越来越严重,一次联合用药的根除成功率不断下降,更换药物、加大剂量、延长疗程、“三联疗法”变“四联疗法”也无法%保证成功,反复治疗失败者屡见不鲜,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其它免疫力低下者。

但由此引发毒副作用却骤然增加,如肝肾毒性、过敏反应、菌群失调等等,药物副作用有时会让治疗得不偿失。

因此,

著名消化病专家傅传刚教授认为:

⑴对于儿童和老年人,

除非有明确症状或个人要求者,否则暂不考虑治疗。这是因为儿童免疫发育尚未成熟,根除成功率很低;而老年人不仅免疫力低、成功率同样不高,而且防癌效果也不大。

⑵对于青壮年感染,无论有无症状均应及早根除治疗。

研究证明,防癌效果在发生萎缩性胃炎之前最好。日本推荐筛查幽门螺杆菌的时段是1~0岁和婚检,显然是综合考虑了防癌效果和治疗效果后得出的结论。

⑶对于无法根除的青壮年感染者,

要告之完全不必紧张,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发展成胃癌毕竟只有少数,而且胃癌的发生也并非细菌一种因素决定,还要综合菌株类型、遗传体质、饮食、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消除其它可控不利因素同样重要和有效。

更为关键的是,定期胃镜检查完全可以让高风险人群防患于未然。正所谓“知道了危险也就不危险了”。

我国人群中有近半数人感染了Hp,感染人口基数庞大;随着Hp耐药率的上升,根除已很不容易。因此,目前我国主动、全面筛查Hp阳性者并给予治疗并不现实。

基于利弊分析,也有专家认为:不管是否有根除指征,如无抗衡因素,一般都建议对查幽门螺杆菌阳性者进行根除治疗。

哪些情况需要筛查?

1.消化不良初诊者(病史不长,年龄小于45岁并无胃病报警症状)、复诊者。

.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明显异常的各型慢性胃炎、胃MALT淋巴瘤、胃癌、胃息肉等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患者。

3.预防胃癌和有胃癌家族史者。

4.拒绝胃镜检查者。

5.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类药物者。

6.其它与幽门螺杆菌有关的疾病:酒糟鼻、寻麻疹、肝病、口臭、胆石症、肝硬化、糖尿病、缺铁性贫血、小儿发育不良、偏头痛、冠心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B1缺乏症等。

7.建议纳入常规体检项目,美日等国早已以法律形式进行了强制要求。

这10类人群必须根除

1.消化性溃疡;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3.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4.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

5.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胃次全切除术;

6.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7.有胃癌家族史;

8.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9.一些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胃外疾病,如贫血;

10.个人要求治疗,需要经医生评估后进行治疗。

检查和复查

一、快速尿激酶实验

胃镜检查并不能直接看到幽门螺杆菌,需在胃镜下钳取胃窦黏膜组织置入含尿素试液中,数分钟后如变为红色,证明有幽门螺杆菌,这种方法称快速尿素酶试验。

二、C13和C14(尿素呼气实验)

非侵入式检测,简单方便、准确、无痛苦。为最常见的检测方式。c-14不适用于14岁以下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三、血液HP抗体检验

常见的胃功能三项或四项检测中,就有HP抗体实验。只能说明有过细菌感染,不能说现在是否有幽门螺杆菌,不常规用于判断是否需要根除治疗和疗效评估。在某些特定情况如消化性溃疡出血、胃MALT淋巴瘤、严重胃黏膜萎缩和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后,胃镜或呼气试验查可能会出现假阴性,采用血清抗体可视为现症感染进行治疗和疗效判断。

四、停药后的复查

停药PPI至少周,抗生素至少4周后复查,常用C-13和C-14。某些草药、中成药及铋剂也会影响结果。也建议停药4周以上。

根除HP能够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吗?

专家一致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胃癌最重要可控的危险因素,90%的非贲门部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有关。尽管仅有1%会发生胃癌,但我国人口基数很大,又是胃癌高发区,对有胃癌家族史人群,早期定期筛查和根除治疗非常有价值,成本-效益比高。胃肿瘤高发区胃萎缩、肠化生发生年龄低,30岁前已有近50%萎缩,在发生前根除治疗更能有效地降低风险,根除后每年约5%再感染,10年会有70%以上的人再感染,定期复查和治疗很重要。早期胃癌内镜手术切除后、胃癌术后也要定期检查和治疗预防复发。

所以,及时根除HP能降低胃癌风险,特别是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者。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标准方案

往期相关文章

幽门螺旋杆菌研究最新进展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策略

碳14和碳13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及注意事项(最新版)

幽门螺旋杆菌导致的胃外疾病概述

参考文献:中华消化杂志年6月第37卷第6期《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编辑:阿杜联系:dulin

胃肠病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图片
哪里白癜风能治好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zz/16505.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