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的算计心照不轩
首席评论,我是照轩,昨天单位发了我们今年的体检报告,打开一看又是一堆小毛病,好像一年结果比一年差。
大家都在感叹,能平平安安活到死真的不容易!细看这个报告,每年几乎都有变化,但有个毛病似乎一直不变,啥呢:幽门螺杆菌!
不仅我有,我身边的好几个同事都有。您可能听到过这么一种说法,说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胃炎、胃溃疡、胃癌的元凶。我的一个同事就信誓旦旦地说今年非要把这个毛病根除掉!
老人家说生一利必生一弊,反之亦然。最新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我们身体这个聪明的系统权衡利弊的结果!先来看一下,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
其实,它就是一种寄生在胃黏膜上的细菌,在人体里已经存在了十几万年,只不过最近几十年才被发现。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上的主流医学界都认为,幽门螺旋杆菌不是什么好东西,主张用抗生素全部消灭。
医院还是给病人这样治疗幽门螺杆菌的,而且一开就是好几种抗生素!
事情到这儿可还没结束。近些年,不断有研究证实,这种看起来“十恶不赦”的病菌,其实在咱们身体里,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就是减少免疫疾病的发作。
比如说,在哮喘人群中,完全没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第一次哮喘发作的年龄大概是在11岁左右,但携带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第一次哮喘的年龄是21岁左右,而且带了这种细菌的人,患哮喘的概率比没有这种细菌的人低了30%。
于是,科学家们猜测,幽门螺旋杆菌其实为人体建立了一套免疫标准。后来的实验也发现,携带幽门螺杆菌越多的小老鼠,越不容易过敏,这就证实了,幽门螺杆菌确实有调节免疫的作用,要不然也不会在人体里寄生十几万年,还没有被免疫系统干掉。
除此之外,幽门螺杆菌虽然和胃癌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它却可以降低老年人患食道癌和肺腺癌的概率。这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可以调节胃酸分泌,幽门螺旋杆菌越多的人,胃酸反流的情况就越少。
没有携带幽门螺旋杆菌的人老了以后,还是会分泌很多胃酸,这就容易造成胃酸反流,引起食道癌和肺腺癌。按照我刚才说了那么多,你感觉这个细菌是除去好呢还是不除去好呢?
我在这里不是鼓吹讳疾忌医,有病还得去治!
总结一下:如果说科学家对幽门螺杆菌有利有弊的这个论断成立,那么这个菌类就是人体这个无比精妙复杂的系统在经过常年的思考论证后所做出的一个妥协式安排!你看,人体本身是不是一个特别精于算计呢?在对待幽门螺杆菌的问题上:
首先,它有投入产出比的考量,要知道这个菌类说好治好治,说难治也难治,我们假设你把自己治好了,但是从今往后你要做到几点:
第一,你不仅要把自己治好,自家的家人也不能再有,不然会再次传染给你;
第二,你不能再去公共场所用餐,连点个外卖也不行,只能在自己家用一日三餐,而且碗筷用具餐前必须严格用热水消毒;
第三,不仅是你,只要可能和你在一起吃饭的人,他们都不能去公共场所用餐,因为不这样还是会有再次感染的问题。
而上述的三个选项只要有一个医院治疗,你自己问问你自己,上述三项你有可能都做到吗,所以,治疗幽门螺杆菌这件事成本太高,投入产出完全不成正比!
其次,人体在处理这个菌类的时候还有机会成本的考虑,刚才我们也说了,当然,这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结果,在体内保留这个菌类,你会有罹患胃癌的风险,如果根除呢?你会有罹患食道癌和肺腺癌的风险,2比1,从比较优势的原则来说让你选你会怎么选呢?!
最后,保留幽门螺杆菌还出于节约能源和提高效率!人体本质上是一部节能的机器,举个例子,一般人吃饭一餐饭的时间正常情况下就是20分钟左右,这20分钟可以让你在4-5个小时里不再进食而不会产生饥饿感。
我们人体通过胃肠等一整套消化系统的处理把食物中的能量最大限度的提取出来,供给机体运行!你再看看有的动物,比如熊猫,只要醒着基本就是在吃饭,每天能吃十几个小时,只有这样才能活命,我们人也要如此的话,那大家还哪有时间发明创造、工作学习呢!
老话说,是药7分毒,如果真的用抗生素去杀灭幽门螺杆菌多少会殃及池鱼,我们的机体就需要从我们摄取的食物的能量中拨出一部分用于机体修复,其他的再用于维持日常所需,这和我们人体本来设计的节能模式是相违背的,更何况这种菌类本身也并非一无是处,所以他能在我们机体里保留十几万年也就说得过去了!
今天说了那么多,我们还是再次重申,以上都是我向专业医生请教而来,我只是根据医生的说法做一个事实的整理和逻辑的拼接,还是那句话,有病你还得去治,别听我这一说你不治了,出了事我可付不起这个责任!
作者:照轩
编辑:姜雯、杨燊
监制:王俊稷
声明:本文系“第一财经广播”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zz/188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哪些人需要做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呢
- 下一篇文章: ldquo个体化精准治疗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