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平均为59%左右,其中,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48.2%,肾病患者的感染率并未高于一般情况。13.1%的幽门螺杆菌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常见表现依次为上腹痛(52.9%)、腹胀(48.7%)、餐后饱胀(14.3%)和早饱感(12.7%),近1/3的患者有上述2个以上症状共存,与消化不良症状相似。推荐消化性溃疡、具有胃部病变伴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预防胃癌最重要可控的危险因素。
一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及常见不良反应
目前推荐铋剂四联(质子泵抑制剂+铋剂+2种抗生素)作为主要的经验性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疗程为10-14天。1
质子泵抑制剂
1.消化系统症状:恶心、胀气、腹泻、便秘、上腹痛等。2.奥美拉唑的副作用较多,如皮疹、皮肤瘙痒、头痛、头晕、口干、失眠、疲倦、嗜睡、乏力等,过量使用也可导致肾损害,可选用雷贝拉唑。2
铋剂
1.神经系统症状:铋性脑病。2.消化系统症状:腹泻、便铋等。3.泌尿系统症状:长期服用可导致肾衰竭,过量应用可引发急性肾衰竭。3
阿莫西林
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5~6%:1.消化系统症状(3.1%):腹泻、恶心、呕吐等。2.过敏症状:皮疹(2%)。3.其他:药物热、哮喘,个别可发生血清转氨酶升高,偶见急性间质性肾炎。4
克拉霉素
1.消化系统症状:腹泻(3%)、恶心(3%)、味觉改变(3%)、消化不良(2%)、腹痛或不适(2%),一般程度较轻。2.尚可见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升高(均1%);白细胞减少(1%)、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尿素氮升高(4%)、肌酐值升高(1%)等。5
左氧氟沙星
肾功能减退者应调小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2.77%:1.消化系统症状(2.22%):胃及腹部不适感、腹泻、软便、嗳气、恶心等。2.过敏症状(0.47%):发疹、红斑、瘙痒等。3.精神症状(0.60%):失眠、头痛、头重、头昏等。6
呋喃唑酮
1.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2.精神症状:头痛、头晕等。3.其他:药物热、皮疹、肛门瘙痒、哮喘、直立性低血压、低血糖等,偶可见溶血性贫血、黄疸及多发性神经炎。7
四环素
1.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胀、腹泻等,偶可引起胰腺炎、食管炎和食管溃疡,多发生于服药后立即卧床者;具有肝毒性,妊娠期妇女、原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易发生肝损害。2.过敏症状:斑丘疹和红斑,少数患者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紫癜、心包炎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加重。8
甲硝唑
不良反应发生率15~30%:1.消化系统症状最为常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部绞痛等,一般不影响治疗。2.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眩晕,偶有感觉异常、肢体麻木、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炎等,大剂量可致抽搐。3.少数病例可发生荨麻疹、潮红、瘙痒、膀胱炎、排尿困难、口中金属味及白细胞减少等,均属可逆性,停药后自行恢复。二
治疗幽门螺杆菌的四联药物会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吗?
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用药时,经常需考虑药物导致的肾损害。由治疗幽门螺杆菌四联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可知,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体较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系统症状,且幽门螺杆菌治疗疗程为10-14天,短期治疗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更为少见。因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有症状及有消化系统病变加重风险的情况下,结合肾病科及消化科医生指导,在病情稳定阶段,可以采用四联药物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总结
在医生指导下,慢性肾脏病患者可以采用四联药物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
参考文献:1.ShinSP,BangCS,LeeJJ,etal.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inPatientswithChronicKidneyDisease: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GutLiver,.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37(6):-.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al/18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