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是一种高酸的环境,细菌一般很难在里面生存。但幽门螺杆菌是一个例外,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在人胃中生存的细菌。
幽门螺杆菌具有传染性,它可通过共用餐具、接吻、食物等进行传染。据统计,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将近59%,也就是说超过7亿中国人体内存在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进入胃部后产生毒素,损伤胃粘膜,导致胃溃疡。
此外,幽门螺杆菌还会诱发人体免疫性炎症反应,导致胃炎;幽门螺杆菌还会抑制胃酸分泌,造成胃壁细胞的损伤和凋亡,导致胃粘膜萎缩。严重时,还会诱为胃癌。
因此,早期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就能早期治疗,意义重大。
如果身体出现以下4个表现,说明胃部已经被幽门螺杆菌感染。
1.口臭
引发口臭的原因很多,最多的就是口腔问题,但不为人知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早期症状之一也是口臭,尤其是通过药物治疗无效后。
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可以寄生在牙龈中,释放出硫化氢与氨气,产生“口臭”,这种臭味无法通过其他方式祛除。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幽门螺杆菌会引发消化不良,进而肠胃内的细菌分泌物产生的臭味,也可能通过口腔散发出来,进而导致口臭。
2.消化不良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初期,很多人会感染消化系统变差。
如果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腹胀、大便不成形、排便不规律等,就可能是被幽门螺杆菌感染了。还有些人会出现胃部不适,比如反酸、烧心等症状,只是胃部症状容易被忽视或者不易引起警觉。
因此,出现胃肠不适或大便异常的人,又没有检查出胃肠道的病变,就很有可能感染上了幽门螺杆菌。
3.日渐消瘦
当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因为消化系统出现了问题,导致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会慢慢变瘦。
还有些人因为营养不够会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所以出现不明原因的日渐消瘦,要首先想到消化道的原因,如果消化道没有病变,需要考虑幽门螺杆菌感染。
4.恶心呕吐
剧烈的恶心呕吐并不常见,这也可能是因为胃部不适引发的。
幽门螺杆菌刺激胃部,引发胃酸分泌过多,从而胃部内环境被破坏,这样会使胃部出现反流的现象,所以导致恶心呕吐症状发生。
生活中,只要细心就能发现上述症状,如果确实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一定要及时诊治。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工作,除了不共用餐具、经常消毒以外,还要加强食疗,多吃一些可以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食物。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al/21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