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保健 > > 正文 >

儿童幽门螺旋杆菌防治行动,刻不容缓

不少家长听说过幽门螺旋杆菌(HP),幽门螺杆菌被认为是胃癌的主要致病菌,根治幽门螺杆菌可降低罹患胃癌的风险。

中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大国,不同地区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高达50%-80%。此外,人群初次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集中在婴幼儿期及学龄前期,主要通过家庭传播,儿童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人口拥挤、卫生状况差、不洁净的食用水、儿童时期不分床以及缺乏对母亲喂养知识的教育和辅导。另有一些因素可增加Hp感染的危险性,包括家庭中有Hp感染者、母亲用咀嚼过的食物喂小孩、非母乳喂养、文化教育等。

至于大家非常关心的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目前的研究认为两者是有关联的。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幽门螺杆菌阳性仅仅是胃癌发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共餐一顿饭就感染幽门螺杆菌,然后罹患胃癌」这种谣言不可信!但即便如此,家长也应引起足够的认识,做好长期充分的预防措施,避免孩子因为家庭的错误喂养习惯而增加感染幽门螺旋杆菌风险。

如何知道孩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部分家长会发现孩子出现食欲差、呕吐、进食后啼哭、生长发育迟滞、贫血等情。不同孩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疾病可能有不同的症状,许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孩子没有任何迹症状或体征。

什么情况下孩子需要做Hp检测?

既然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这么高,孩子及家人是不是都应该去查查这个项目呢?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属于胃癌发病的高危人群,去筛查幽门螺杆菌是非常有意义,若查出是阳性应尽快根治,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至于其他人群,去筛查幽门螺杆菌意义不大,反而查出是阳性徒增紧张。

此外家庭成员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者成人咀嚼食物来喂养宝宝的情况,孩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风险会明显增高,也可以筛查是否有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怎样检测幽门螺杆菌?

准确地检测和诊断H.pylori感染,是规范治疗H.pylori感染的前提。目前有多种方法可用于H.pylori感染的检测,但每种检测方法都具有其自身特点,在可以将H.pylori感染的检测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

孩子去医院会首选的检查是尿素呼气试验(ureabreathtest,UBT),它是检测H.pylori感染最好的非侵入性方法,准确度高,易于操作,对着检测仪器吹口气即可。

提醒:请咨询儿科医生,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选择个体化检测方案。

Hp感染根除治疗的适应证

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必须根治。

以下情况可考虑根治:

(1)慢性胃炎;

(2)胃癌家族史;

(3)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4)计划长期服用NSAID(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5)监护人、年长儿童强烈要求治疗。

儿童Hp感染的治疗

一线方案(首选方案):

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疗程10或14d;若青霉素过敏,则换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或含铋剂的三联疗法(阿莫西林+甲硝唑+胶体次枸橼酸铋剂)以及序贯疗法(PPI+阿莫西林5d,PPI+克拉霉素+甲硝唑5d)可作为一线疗法。

二线方案:

PPI+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胶体次枸橼酸铋剂,疗程10或14d;

或伴同疗法(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疗程10或14d。

除了治疗还需要注意什么:

复查应在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进行,即使孩子症状消失也建议复查,首选尿素呼气试验。

根除治疗后,如果不注意预防,仍然可能重新感染HP,但感染率会明显降低。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1.使用公筷,避免唾液里的细菌通过筷子传播到食物上相互感染。经常使用的餐具也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2.幽门螺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要做到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

3.幽门螺杆菌经口腔进入人体,常存在于带菌者的牙垢与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卫生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研究发现,婴儿感染幽门螺杆菌与大人口对口喂食有关,因此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父母们,一定要避免给孩子以口喂食。

4.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

5.孩子的牙具等清洁用品一定要放在通风的地方。

6.卫生间需要经常地通风以及接受阳光的照射。

7.如果确诊有家庭成员感染HP,建议都接受治疗,避免反复感染。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年7月第53卷第7期.

2.京都全球幽门螺杆菌胃炎共识.

来源:呵护育儿









































哪家医院能够治好白癜风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好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bj/10170.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