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经常有患者因为体检发现医院就诊,其中有很多人上网搜索后,对于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引起胃癌的后果非常担心。今天,江大夫就和您聊一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话题。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发现了H.pylori,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压力和生活方式等还被视为导致胃溃疡的主要原因,当时的医学界将胃溃疡看做一种慢性病。这一发现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胃病的认识,大幅度提高了胃溃疡等患者获得彻底治愈的机会。Marshall和Warren也因此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幽门螺杆菌确定为Ⅰ类(即肯定的)致癌原。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虽然Hp感染是引起胃癌的危险因素,但并不是说只要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
怎么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为了确诊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查,方法可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
侵入性检测一般指的是通过胃镜检查时采集的活检标本进行的检测,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切片染色等。
非侵入性检测包括尿素呼气试验(13C和14C)、粪便抗原试验和血清学试验(血液Hp抗体检验)。和侵入性检测相比,非侵入性检测简单方便、无痛苦,其中13C尿素呼气试验是目前最推荐的方法,粪便抗原试验可做备选,血清学试验仅限于一些特定情况(如消化性溃疡出血、胃MALT淋巴瘤、严重胃黏膜萎缩)。
幽门螺杆菌是怎么传染的?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全球分布广泛,在中国的人群中也非常普遍,约占一半的人口。幽门螺杆菌主要藏在唾液、牙菌斑、胃和粪便里。
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口-口传播、胃-口传播、粪-口传播。
由于空气中不存在幽门螺杆菌,因此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影响正常的社交活动。
怎么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1、饭前便后洗手: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不要给幽门螺杆菌机会。
2、食物要经过高温: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就是不耐热,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牛奶要消毒才能饮用。
3、少刺激胃: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营养均衡,细嚼慢咽。
4、建议分餐:家里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应使用公筷,最好分餐,直至其完全治愈。
5、禁止口对口喂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
6、牙具定期更换:建议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缓解口腔炎症,三个月换一次牙刷。
7、养成戒烟限酒、少吃盐、多吃果蔬、规律三餐等健康饮食生活习惯,不滥用药物,定期复查老胃病,发现肠胃不适,医院就诊。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并不复杂,目前多采用四联疗法,一般可以达到80%以上的根除率。如果根除治疗失败,可以调整用药方案,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由于都是处方药物,而且涉及抗生素使用,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就不推荐具体治疗方案了。如果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医院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觉得好看,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bj/1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