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保健 > > 正文 >

郑大五附院牵头成立河南幽门螺杆菌诊治联盟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31581.html

撰文丨记者于素文

从幽门螺杆菌被发现到现在,已经30多年。有足够的临床证据表明,这种存在于胃酸中的细菌,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的重要原因,也是明确的胃癌致癌原。我国幽门螺杆菌防治情况非常严峻,感染率接近50%。按此比例计算,仅在河南省,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数就超过万。

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五附院”)院长郑鹏远表示,不仅幽门螺杆菌感染人数多,人们对它还存在很大的认识误区。很多患者简单地将幽门螺杆菌等同于胃癌早期,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其实,胃癌发病原因复杂,包含吸烟、高盐饮食、家族史等多种因素,幽门螺杆菌只是其中之一。

目前,医院的幽门螺杆菌诊断、治疗规范化以及胃癌早期发现是短板,治疗能力与中国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率并不匹配。在基础研究、高危患者随访等方面,也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些因素,就是郑大五附院牵头组建河南省幽门螺杆菌诊治联盟的初衷。

1郑大五附院的多个“唯一”

目前,郑大五附院拥有河南唯一一家幽门螺杆菌药敏实验室,医院还联合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幽门螺杆菌发现者巴里·马歇尔教授,成立了“郑州大学马歇尔医学研究中心”,对幽门螺杆菌进行从基础到临床的大规模研究。

同时,郑大五附院与“中国幽门螺杆菌分子医学中心”合作,成为该中心的河南分中心,这也是该中心在全国的第一个分中心。河南分中心成立后,主要开展幽门螺杆菌药敏试验、细菌测序、人体胃癌基因分型等全方位工作,从基因水平、细菌培养水平等方面全面提升河南幽门螺杆菌诊治水平。

家医疗机构拟加入联盟

郑鹏远院长指出,目前已经有家医疗机构向郑大五附院表明了加入河南省幽门螺杆菌诊治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的意向。

联盟重点工作包含以下方面:

1.医院开展全方位帮扶。将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疗作为抓手之一,医院幽门螺杆菌诊断与精准治疗,内镜治疗,消化道病理检测,早期胃癌、肠癌诊断等能力。尤医院发现消化道早癌的能力。

2.与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接轨,定期推动幽门螺杆菌最新知识与规范的普及。

3.定期举行学术会议,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除了经常组织相关专家下基层以外,郑大五附院还会经医院长期学习或接受培训。同时,医院计划在河南每个地级市,各选择一家实力强、热心、对幽门螺杆菌学术推广有较大兴趣的医疗单位进行合作,由合作医院知识普及的责任。

4.推广一些便于实施的检验手段,普及规范化治疗流程。投入、花费不大但患者受益明显的项目,是重点推广方向。

5.借助医院平台,与合作单位建立紧密联系。目前,郑医院已经与超过家乡镇卫生院建立了紧密联系,通过多种现代化手段,第一时间把最新治疗规范和手段送到乡镇一级医疗机构。设备构架很简单,只要有一台电脑、一台高拍仪,能上网,医院系统,就能工作。

6.建立成员单位督促考核机制。在提供治疗标准指导和专家帮扶后,郑医院设置考核指标,促进基层规范化诊疗水平的提升。

郑鹏远院长特别强调,联盟所有的服务项目都是公益性质的,不收取任何费用。

3胃癌早期筛查是重要推广内容

胃癌早期规范化筛查,是联盟重要推广内容之一。根据年版《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按照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否等因素,将人群胃癌发病率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

郑鹏远院长表示,在5个评分系统中,幽门螺杆菌抗体感染情况、血清蛋白酶原Ⅰ与Ⅱ的比值,以及促胃液素-17三项,就是俗称的“胃病三项”。这个系统非常实用,根据得分,能大致评估一个人患胃癌的风险,为临床医生诊疗提供很好的思路。经过余例的验证队列筛查结果证实,采用新型评分系统,筛查胃癌的有效率能显著提高。根据评分,设定出患者的检查治疗路线图。高危患者,建议每年做一次胃镜;中危患者,建议每两年做一次胃镜;低危患者,建议每3年做一次胃镜。

4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如下(主要针对40岁以上患者)

治疗理念: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出击

郑鹏远院长表示,随着治疗理念的发展,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变得越来越主动。以前认为,只有幽门螺杆菌引发明显的症状,如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才需要治疗。如果仅幽门螺杆菌阳性,而没有症状,就先不用治疗。“目前看来,这种治疗理念过于保守。”

胃病的发展是分步骤的,在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后,病变是可以逆转的,而一旦发展到肠上皮化生甚至萎缩性胃炎阶段,就无法逆转了。这时,再投入治疗,不仅花费高,而且疗效差,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目前幽门螺杆菌的主流治疗观念是:早发现、早治疗。无论是中国专家共识还是世界胃肠病组织(WGO)给出的治疗建议,都明确指出:成年人只要检测出幽门螺杆菌阳性,无论有没有症状,都需要治疗。治疗必须积极,但不能过激。无论是国内共识还是国际治疗指南,都不鼓励儿童感染者在没有明显症状时就开始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必须有明确的消化系统症状,并且能证明该症状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直接关系,才适合治疗。

四联疗法是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主流方法

治疗幽门螺杆菌,目前主要采取四联疗法,即使用“1种质子泵抑制剂+2种抗生素+1种铋剂”的联合用药方式。其中,质子泵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胃酸分泌,消除幽门螺杆菌滋生的土壤;抗生素主要用来杀灭幽门螺杆菌;铋剂用来修复受损的胃黏膜。研究显示,目前四联疗法的总体有效率在90%左右。

自四联疗法推行以来,单个患者的治疗周期从一周拓展到10天,又拓展到目前的两周左右。“时间的延长,意味着幽门螺杆菌越来越顽固,杀灭它越来越困难。”郑鹏远院长表示,其中不仅有抗生素频繁使用导致细菌耐药的原因,还与患者自身的基因相关。通过检测CYP2C19基因,有些患者呈快代谢,他们对质子泵抑制剂代谢非常快,对胃酸分泌的抑制程度会不太足,导致四联疗法效果很差。

想要了解最新鲜、最及时的医疗资讯

想要咨询医疗行业政策

扫描下方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bj/18115.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