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保健 > > 正文 >

不可一概而论幽门螺杆菌的惊天大瓜

最新通知

不可一概而论!!

幽门螺杆菌的惊天大瓜!

○分餐制

○勤洗手

○不吃生食

○定期体检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年由澳大利亚科学家BarryJ.Marshall(巴里·马歇尔)和J.RobinWarren(罗宾·沃伦)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长期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关/爱/全/民/胃/健/康

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否需要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引起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严重者甚至会发展成为胃癌,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出于多方面考虑,专家学者们对此细菌的“最终判决”大相径庭。针对幽门螺杆菌是否应该“格杀勿论”其实在各个层面看都很容易得出结论:

1

国外共识怎么说?

国外的共识文献均有提及幽门螺杆菌“一菌饰两角”的情况。在《欧洲马斯特里赫特Ⅳ共识报告》中提到“在增加胃癌风险的细菌致病因子中,CagA和VacA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显然这是一个坏蛋幽门螺杆菌;同时共识中也提到“某些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和某些宿主遗传多态性会影响任何特定个体患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风险。”反过来说是并非所有的幽门螺杆菌都致病,存在平民幽门螺杆菌。平民安居乐业,坏蛋作恶多端,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正常带菌,有人胃痛胃胀。除了共识,也有很多文献,像Gut里文章写的“那些感染了表达CagA——一个致病岛标志物的HP患者,更容易发生溃疡和胃癌”,那没有表达CagA的呢?会不会就是个平民呢?柳叶刀中一文《不是所有的HP生来都是一样的:应该都被清除吗?》的题目也是非常直接地回答了上述问题。

2

国内共识怎么说?

发表在年中华消化杂志上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有提到“幽门螺杆菌的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和空泡变性细胞毒素A血清抗体检测,亦可用于幽门螺杆菌筛查,对幽门螺杆菌毒力阳性的菌株更推荐根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其实早在医院的胡伏莲教授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多中心研究,报告通过对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进行幽门螺杆菌的分型检测,就是上面提到的如果幽门螺杆菌有表达细胞毒素或空泡毒素的就是强毒力的I型细菌,如果没有表达这些毒力蛋白,就是弱毒力的II型细菌。分型检测之后有什么发现呢?有这些症状的人,基本上都是I型细菌感染者,比例高达93.8%,只有极少数感染的是II型细菌。这极少数的胃病会不会是其他诱因所导致的,到底这个锅应不应该由“平民幽门螺杆菌”去背?那就见仁见智了。

3

国内专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医院樊代明院士在《医学科学报》上讲到的“CagA阳性株胃癌发生率比阴性者高2倍,应于根除。”“HP感染无症状者不需根除。”医院胡伏莲教授在《中华消化杂志》上讲到的“不是所有的HP都产生空泡毒素。”“毒力分型是今后对HP精准治疗的方向。”

医院张澍田院长在《换个角度看幽门螺杆菌》中提到的“携带HP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20%携带者会患病,那剩下的80%的人呢?”“HP并不是一无是处,它的存在在某些方面可能对人体是有益的。”有很多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与儿童的哮喘、过敏性疾病,成人的肥胖、湿疹、食管炎、食管癌等疾病呈负相关。换句话说就是感染了幽门螺杆的人反而没那么容易患这些疾病。

4

除菌治疗带来的负面影响?

除菌治疗带来的抗生素耐药、肠道菌群紊乱、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增加、铋剂副作用等等问题该如何解决。

5

治疗费用与医疗资源。

国内有超过50%人群、将近8亿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并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会表现症状;大部分属于正常带菌者。如果进行全民根除,国家将会面临高达亿的治疗费用。因此个性化的精准诊疗才是目前最符合国情的“除菌策略”。

关/爱/全/民/胃/健/康

第二代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试剂盒

其实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企业也自主研发出了帮助临床实现精准诊疗的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试剂盒。区别于第一代传统的检验方法只能得到幽门螺杆菌阴阳性结果,通过量子点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可以检测出幽门螺杆菌所分泌的三项毒素,分别为CagA(细胞毒素)、VacA(空泡毒素)和Ure(尿素酶)。存在细胞毒素和/或空泡毒素阳性判定为Ⅰ型幽门螺杆菌,毒力强,建议根除治疗;仅有尿素酶为阳性判为Ⅱ型幽门螺杆菌,可不必进行除菌治疗,若有症状对症用药,定期复查即可。所以第二代分型检测技术能够给到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只针对强毒菌株进行根除,既能实现精准治疗,又能缓解抗生素耐药问题,节约医疗成本,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

顺口溜,要牢记

便后不洗手,小幽跟着走,

公筷和分餐,卫生保健康。

坏蛋小幽勿放走,平民小幽勿担忧,

分型检测一出手,毒力便知有没有。

关/爱/全/民/胃/健/康

●参考文献●

●LingYangS,etal.Therelativeandattributablerisksofcardiaandnon-cardiagastriccancerassociatedwith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inChina:acase-cohortstudy[J].TheLancet,,12(6):e-e.

●李兆申等.中华消化杂志[J].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4):-.

●吕农华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J].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5):-.

●李兆申等.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J].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4):-.

●林骏,徐良等.现代诊断与治疗[J].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意义,(11):-.

●刘文忠等.胃肠病学[J].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6):.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bj/20771.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