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保健 > > 正文 >

吃止痛药喝酒发生肠溃疡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nb.ifeng.com/a/20190701/7506223_0.shtml

吃止痛药喝酒发生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是我国人群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类型。好发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冬春两季。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与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生活及饮食不规律、工作及外界压力、吸烟、饮酒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95%),以前壁居多,其次为后壁、下壁、上壁。

发病原因:一是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本病的易感性起到较重要的作用,家族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2.6倍。二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90%-%,胃溃疡为80%-90%。三是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制减弱。患者胃排空加速、抑制胃酸的作用减弱,使十二指肠球部腔内酸负荷量加大,造成黏膜损害导致溃疡。四是药物。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激素、化疗药物等药物,可以发生溃疡。非甾体消炎药是导致胃黏膜损伤最常见的药物,大约有10%-25%的患者可发生溃疡。五是生活因素。包括: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大量饮酒等都可以引起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进餐后可缓解。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患者常可痛醒。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随着时间缓解数月,可反复发生。

十二指肠溃疡早发病的早期,及时治疗可以康复。如果久病不治疗或延误治疗,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如:穿孔、出血、梗阻等。西医治疗主要是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及避免并发症。常用的药物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保护黏膜、促进胃肠动力、清除幽门螺杆菌等,如果发生了穿孔、出血、梗阻,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敛疮生肌,改善粘膜血液循环,辅助缓解症状。配合药膳食疗、针灸推拿等疗法,恢复肠胃功能。

常年酒药不断,导致大面积肠溃疡出血

有喝酒习惯,喜欢喝酒吃烧烤、吃海鲜,自认为身体最强壮,喝酒从不限量。几乎每天都要喝白酒半斤以上。由于长期饮食不节,患上了痛风,经常发作,每次发作都要靠吃止痛药缓解,维持了4-5年。

长期饮酒,加上频繁滥用止痛药物,消化系统不堪重负,久而久之各器官功能损害,继而并发肺部、胃肠等器官感染,导致消化道损伤,有些部位长时间不愈合形成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如果在早期溃疡面积较小,病情较轻,不进行治疗在一定的时间内也可以愈合,形成疤痕。但是,到了冬春季节或者秋冬季节交替的时候容易复发。有的慢性患者可以反复复发,病程长达数几十年,反反复复的十二指肠溃疡可以导致十二指肠球部变形,假憩室形成可造成幽门梗阻。重者很可能造成肠道穿孔,引起感染或出血。一般癌变几率比较低,但会影响生活质量,需要及时治疗和调理。

中医如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祖国医学没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名,因本病以慢性周期性发作并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归属于中医“胃脘痛”、“肝胃气痛”等的范围。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以“胃脘痛”为本病的中医对应病名。其并发症则与中医学中的“呕吐”、“血证”相同。其病因病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郁怒伤肝,肝气犯胃;(2)饮食不节,损伤脾胃;(3)禀赋不足,脾胃虚弱。

根据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多属于中医学理论中虚、寒、瘀的病理特点,所谓虚指脾胃虚弱;寒是指中阳不运,脾胃虚寒;瘀是指寒凝血瘀,瘀血阻络。临床上多依此进行辨治。由于本病具有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特点,也不乏有虚实并见、寒热错杂的复杂病例。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bj/21369.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