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保健 > > 正文 >

一家五口全中招,一人癌症很多人患有此病

节假日往往少不了亲友聚会、家庭宴请而这时就要警惕一个“刺客”——幽门螺杆菌“一人感染可传染全家”的幽门螺杆菌困扰着不少人此前话题#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往往无症状##幽门螺杆菌跟胃癌直接相关##幽门螺杆菌为啥是致癌物#纷纷冲上过热搜近日浙江大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就接诊了一名因感染幽门螺杆菌多年而罹患胃癌的患者不幸的是患者一家五口都被这种菌“盯”上了一人中招,全家感染潜伏多年的这种菌“发威”临近年底,杭州富阳的阿阳(化名)参加所在公司组织的体检,他被检测出幽门螺杆菌阳性。阿阳很少外出聚餐,完全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中招的?阿阳想到,自己的爸爸因长期口臭、胃部不舒服,医院做过胃肠镜,当时医生说他慢性胃炎,可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HP)。但是阿阳的爸爸李伯(化名)觉得成年人基本都有,就没当回事,也没去做呼气试验明确诊断。几年过去,李伯渐渐发展到一张口嘴里就飘出一股异味,一受凉就胃痛,稍微喝些酒不仅胃胀还大便不成形。而李伯的病情却没他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李伯一张口,医生即使戴着口罩也能闻到异味。经检测,李伯幽门螺杆菌数值超过dpm(一般正常范围应小于dpm)感染严重。医生称,李伯胃部斑驳不堪、胃黏膜发白萎缩,出现了多发肠化灶,胃窦前壁更有一处异常的黏膜病变,考虑早期胃癌。这些胃部的伤痕累累与幽门螺杆菌密不可分。李伯后经病理确诊为中分化腺癌(早癌Ⅱc型)阿阳带着妈妈、老婆和妹妹做了HP检查结果全部中招胃癌与HP感染息息相关?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根据中国年版《胃癌诊疗指南》数据,我国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均位列第三。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万,我国约占其中的40%,所以又被称为“中国式癌症”。虽然近30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胃癌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但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早期胃癌比例才逐年增高。目前普遍认为胃癌是由: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最后发展为胃癌。胃癌的发病往往与这些因素有关一、遗传因素:有胃癌家族史者,胃癌发病率会明显高于普通人;二、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癌1级致癌物;三、饮食因素,如长期高盐饮食、食用霉变、烟熏煎炸食品、过量饮酒和吸烟等;四、慢性胃病,如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等,这些病变时间久了也可能转化为胃癌。医生提醒:定期筛查很有必要医生表示对于胃癌高危人群而言除了根治幽门螺杆菌定期做胃镜筛查很有价值也很有必要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内,一旦感染很难自行痊愈。有人可能十几岁感染一直到七八十岁,这几十年间又始终是潜在传染源。通过粪-口、口-口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者的口腔分泌物、唾液造成传染。除了胃癌,它还可能引发包括幽门螺杆菌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多种胃肠道内外疾病。一旦发现感染,建议尽早治疗。如果感染者是儿童、高龄老人、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体内菌群失调的人群、对根除治疗不耐受的人群等,需要找消化内科专家进行评估权衡。如何预防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避免家中老人把食物嚼烂或咬下来喂孩子。无论在家还是外出聚餐,洁具餐具分开,高温消毒碗筷,采用公筷制,家人之间也要注意避免互相夹菜;二、注意饮食定时定量、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三、忌食生冷、油炸、烟熏、腌制食物;四、一旦感染HP,医院检查治疗;五、治疗后注意复查。编辑:郭秉鑫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bj/21741.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