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疗途径
作者:医院消化内科王蔚虹
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原之一,有多项研究数据证实,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根除Hp对上消化道疾病及Hp相关性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年,在第4届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佛罗伦萨共识会议上,来自24个国家的44名消化疾病领域专家对Hp感染的诊断、治疗等达成了共识,并发表了MaastrichtIV共识报告;同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主办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在江西井冈山召开,共有40余名我国Hp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组成员出席会议,并发表了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简称:共识报告)。本文结合上述国内外权威指南和共识,对包括Hp感染检测的目标人群、检测方法及治疗方案在内的诊疗路径(图1)进行梳理,与广大读者分享。
图1Hp感染的诊疗路径
哪些患者需要进行Hp感染检测?
Hp是世界上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我国Hp感染率约60%。关于哪些人群应该进行Hp感染检测这一问题,国内外专家共识的推荐并不完全一致。MaastrichtⅣ共识报告推荐,在Hp感染率≥20%的人群中,对未经调查的消化不良患者应实施“检测和治疗策略”(1a,A)。而在我国,由于胃癌发病率高,胃镜检查广泛易行,“检测和治疗策略”并不适用于我国人群;我国共识报告明确指出,应该对符合适应证的患者进行Hp检测,并对适应证进行了详细描述。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当患者满足Hp根除适应证时,应及时对其进行Hp感染检测。
消化性溃疡是我国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也是专家共识强烈推荐进行Hp根除治疗的适应证。有荟萃分析结果显示,Hp根除显著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率(P=0.)、降低复发率(P=0.);与单纯溃疡治疗相比,Hp根除可使溃疡出血患者的再出血风险降低达17%。因此,当消化性溃疡患者就诊时,应对其进行Hp感染检测,如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应进行Hp根除治疗。
我国慢性胃炎发病率较高,符合Hp根除适应证,我国共识报告推荐对此类患者进行Hp感染检测。Hp阳性患者进行根除治疗能显著改善胃黏膜炎症,缓解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程,预防胃癌发生。
Hp感染的检测方法
国内外指南推荐的Hp感染检测方法有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其中侵入性方法依赖胃镜胃黏膜组织活检,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RUT)、胃黏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基因检测方法;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不依赖胃镜检查,包括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UBT)、粪便Hp抗原检测及血清Hp抗体检测等。
细菌培养是目前公认的Hp检测金标准,但对培养条件与技术的要求限制了该方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组织切片检查特异性高,而敏感性稍低。RUT试验和UBT试验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Hp感染检测方法。RUT试验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快速经济;UBT试验是一项无创伤性检测方法,简便易行、准确性高、重复性好。
Hp根除治疗方案
当符合适应证的患者Hp检测阳性时,应启动Hp根除治疗,以缓解疾病症状、改善预后。值得强调的是,在Hp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应再次检测,以判断HP根除是否成功。
Hp首次根除治疗尤为关键有研究显示,经一线Hp根除治疗失败的患者,接受二线治疗Hp的根除率不理想。共识报告中也指出,经过四联方案治疗失败2次后,再治疗失败的可能性极大。因此,详细调查患者的既往抗生素用药史,选择不易发生耐药的抗菌药物和具有强效抑酸作用的PPI,合理制定首次根除治疗方案以提高首次根除率极为重要。
Hp根除方案的选择目前,Hp根除方案主要包括标准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PPI+克拉霉素+甲硝唑)和铋剂四联疗法(铋剂+PPI+2种抗菌药物),以及欧洲MaastrichtⅣ共识推荐的序贯疗法、不含铋剂的抗生素伴同疗法和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基于循证医学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我国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高等方面的考虑,铋剂四联方案得到了我国Hp研究领域专家的推荐。鉴于铋剂四联疗法延长疗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因此,推荐的疗程为10天或14天。对铋剂有禁忌者或证实Hp耐药率仍较低时,可选用标准三联方案、序贯疗法和伴同疗法。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避免抗生素耐药患者对抗生素耐药是导致Hp根除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在目前可选择的6种抗菌药物(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四环素、左氧氟沙星)中,克拉霉素、甲硝唑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我国的耐药率较高,因此,临床医生在制定Hp根除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特征和既往的治疗史,最大程度地避免耐药的发生。
具有强效抑酸特征的PPI是Hp根除治疗的优选PPI是Hp根除治疗的基础用药,其主要作用是干扰Hp的生存环境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抗生素的活性。PPI的作用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实现的,因此,选择具有强效抑酸作用的PPI将有利于提高Hp根除率。我国共识报告亦明确指出:作用稳定、疗效高、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小的PPI,如埃索美拉唑,可提高Hp根除率。一项纳入40例Hp阴性受试者的随机四交叉研究旨在评估四种PPI治疗7天对不同CYP2C19基因型受试者的疗效,结果显示埃索美拉唑较其他PPI显著增加CYP2C19快代谢受试者胃内pH值,并延长胃内pH>4的时间比例(相关研究:AlimentPharmacolTher)(图2)。另外一项纳入35项临床试验、例患者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Hp根除方案显著优于以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相关研究:AlimentPharmacolTher)。
图2对于CYP2C19快代谢受试者,埃索美拉唑较其他PPI显著增加胃内pH值并延长pH>4的时间比例(EPZ:埃索美拉唑;LPZ:兰索拉唑;OPZ:奥美拉唑;RPZ:雷贝拉唑)
Hp感染专家共识报告在纳入循征医学证据的同时,综合了消化领域专家的宝贵临床经验,因此,应该在临床实践中被规范地践行,从而提高我国Hp感染相关疾病的防治水平,惠及患者、家庭和全民健康。
欢迎您?北京哪个医院对白癜风治疗有效果?白癜风治法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by/10506.html
- 上一篇文章: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指南
- 下一篇文章: 女员工每天排队与老板接吻真是奇了个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