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病因 > > 正文 >

胃病,警惕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寄居在人胃黏膜的细菌,自年被发现至今,一系列的研究和实验都证明该菌感染胃部后可引发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导致的。

胃病元凶可致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制造出一系列毒素和有毒性作用的酶,破坏胃黏膜屏障,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增加胃泌素的分泌,最终引发一系列胃病。

长期以来,世界上约一半以上的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我国更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高发国家。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使患胃癌的危险增加2.7至12倍。

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旋杆菌列为第I类致癌因子。为了防止胃病反复发作、预防胃癌,预防并消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十分必要的。

从口开始阻断感染

专家指出,幽门螺旋杆菌是标准的“病从口入”型病菌,它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餐具、粪便及受污染的水、食物等途径传染。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要洗手,餐具要定期消毒,筷子使用时间不宜过长,最好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因为用久了的筷子,特别是木、竹材质的筷子,表面往往产生细小的凹槽,幽门螺旋杆菌隐藏在这些小凹槽里,很容易就传播开去。聚餐时要尽量使用公筷,避免唾液里的细菌有机会通过筷子传播到食物上并互相传染。

如果家里有成员正在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治疗,一定要实行分餐制。家里的老人一定要摒弃把食物在口中嚼碎了喂食小孩的陋习,防止交叉传染。

保护胃肠,防菌使坏

专家称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并不麻烦,通常情况下有针对性地服药1-2周即可将绝大部分细菌清除。但是,患者没有按疗程服药、残留的幽门螺旋杆菌产生耐药性、针对胃内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治疗而忽视了口腔内的治疗等,都是幽门螺杆菌卷土重来的契机,易导致胃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另外,据研究显示,绝大多数人胃内终生携带幽门螺旋杆菌而一直没有明显症状,对这部分人来说,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因子。









































白癜风怎么看好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by/11271.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