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又称幽门螺旋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超过80%的带原者并不会表露病征。
一旦家庭中成年人被发现有“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时,共同生活的孩童亦会有相同的感染现象。
这也是一般病患在门诊诊治中经常提到的实际问题。根据流行病学的统计研究,发现胃幽门螺旋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与社会经济、家庭卫生环境、教育水平或者个人卫生习惯有极大的关系;换句话说,人口杂处、家庭卫生较差、教育水平较低或者个人饮食卫生习惯较差的地区,会有较高的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根据中华民国消化内科医学会的初步研究报告发现,在台湾地区居住民众的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形如下:十岁以下的孩童感染率约为20%;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感染率约为40%;而年龄在三十岁左右者,其感染率则高达50%;四十岁以上则超过75%。对于年龄较小的幼童亦可以经由抽血检查血清侦测其是否具有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抗体而得知是否受感染。
世界超过50%人口在消化系统上部带原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较盛行于发展中国家,而西方国家的影响范围也逐渐缩小。幽门螺杆菌的传染途径不明,但个体通常是于幼时被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螺旋状(其亦是属名的由来)被认为是演化以通过胃黏膜。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其他种的螺杆菌也于部分哺乳动物及鸟体内找到。
长期的溃疡,会导致癌症,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胃幽门杆菌为微生物型的致癌物质,也是第一个被确认可对人类致癌的原核生物。
然而,到底幽门螺杆菌对人体是有益还是有害,近年引起了争议。随着医学及卫生的长足发展,加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令这种菌在已发展国家的人口中正在减退;与此同时,医生发现虽然消灭了幽门螺杆菌令胃溃疡及胃癌的个案不断减少,但食管癌及各种与食管及胃酸倒流相关的疾病却不断增加[7]。这很可能跟幽门螺杆菌的下降有关。
诊断:
临床检验幽门螺杆菌的方法有三种:抽血检测血液中幽门螺杆菌的抗体;胃镜取出胃粘液标本,检验活菌体;口服含13C或14C的尿素,一段时间后呼气检验含13C或14C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因为若存在幽门螺杆菌,尿素将被其特异的尿素酶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血液由肺呼出。
本文来自:医学美图、维基百科
白癜风光疗对人体有害吗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好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by/12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