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幽门螺杆菌的那些事儿
胃病细菌学的相关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标本中首次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此后不久该发现即在国际医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它对消化病学、特别是胃十二指肠病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鉴于该发现的重要价值,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这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Hp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近二十多年的研究发现,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和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病亦有密切关系。为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Hp定为Ⅰ类致癌原。
该发现的重要意义
Hp及其作用的发现,打破了已经流行多年的人们对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错误认识,被誉为是消化病学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的革命。由于这一发现,溃疡病从原先难以治愈、反复发作和并发症发病率极高的慢性病,变成了一种采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抑酸剂就可治愈的疾病,大幅度提高了溃疡病患者获得彻底治愈的机会,大大减少溃疡病的并发症的发生和复发,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一发现还启发人们去研究微生物与其他慢性炎症疾病的关系。人类许多疾病都是慢性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虽然这些研究目前尚没有明确结论,但正如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所说:“Hp的发现加深了人类对慢性感染、炎症和癌症之间关系的认识。”
什么是Hp?
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革兰染色阴性,有动力。它主要依附生长在幽门附近的胃窦部粘膜,位于胃粘液的深层和胃粘膜层的表面,而不与胃酸直接接触,因此免遭胃酸的伤害而能生长繁衍。
Hp感染与致病机理是怎样的?
Hp进入胃后,借助鞭毛提供动力穿过黏液层。研究表明,Hp在粘稠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运动能力,强动力性是Hp致病的重要因素。Hp到达上皮表面后,通过粘附素,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Hp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Hp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御胃酸的杀灭作用。Hp还产生其它毒素导致胃粘膜上皮细胞损伤;还可激发局部细胞的毒性免疫反应。实际上消化性溃疡涉及几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机制。如细菌的毒力因素,宿主的反应性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溃疡的最后结果。过去临床上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句谚语,叫“noacid,noulcer”。从现在的观点看,“noHp,noulcer”更能反映溃疡病的本质和特征。
Hp感染的发病率和流行情况如何?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p感染了世界范围内一半以上的人口,其发病率各个国家不同,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也不相同。目前已知发病率的高低与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密集程度,公共卫生条件以及水源供应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标本中Hp检出率可达80%~90%,而消化性溃疡患者更高,可达95%以上。胃癌患者由于局部上皮细胞已发生异化,因此检出率高低报道不一。
Hp的传染性
Hp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在小范围内流行。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人-人”“粪-口”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亦可通过未彻底消毒的内镜传播。Hp感染在家庭内有明显的聚集现象,父母感染了Hp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它家庭高得多。饮用受污染的水,和已经感染Hp的人密切接触和共餐,类似的密切生活接触,传染Hp的可能性最大。幼儿园和学校内儿童、学生之间的密切接触及吃路边小摊的不洁食品等,均可引起的Hp传播。经常在外就餐的人受感染的机会更大。
如何判断是否患了Hp感染相关性疾病?能做那些检测项目?
自年通过胃镜取活检标本分离培养Hp成功以来,对Hp感染的诊断已发展出了许多方法,包括有细菌学、病理学、血清学、同位素示踪、分子生物学等。从标本采集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大类。侵袭性方法主要指通过胃镜检查取活检组织标本的方法,是目前消化病学科的常规诊断方法。它包括细菌的分离培养、直接涂片、快速尿素酶试验和药敏试验等。非侵袭性方法主要指不通过胃镜取活检标本诊断Hp感染的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抗Hp抗体和同位素示踪方法,包括14C或13C-尿素呼气试验。呼吸试验具有快速、可靠、安全、无痛苦的优点,国内外已将其作为追踪观察治疗效果的最佳办法,且适合于大规模流调,它优于血清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表明目前是否有Hp现症感染,而非曾经感染过。
医院内镜中心均能做胃镜检查取活检组织标本作病理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另外还能做14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无创Hp检测。医院的检验科能抽血检测抗Hp抗体。需要明确的是抗Hp抗体阳性只能说明感染过Hp,不能说明现症感染。
和Hp相关的全身性疾病有哪些?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p感染除了是人类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外,还可能与胆道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慢性胰腺炎、酒渣鼻、慢性荨麻疹、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发育迟缓等有关。
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已有大量报道,且已取得了基本一致的认识如下。
Hp感染与慢性胃炎
Hp感染与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关系符合Koch提出的确定病原体为疾病病因的4项基本要求。研究表明80%~95%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中有Hp感染,5%~20%的Hp阴性率反映了慢性胃炎病因的多样性;Hp相关性胃炎患者Hp的胃内分布与炎症一致;根除Hp可使胃粘膜炎症消退,一般中性粒细胞消退较快,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消退则需较长时间。志愿者和动物模型均已经证实Hp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
Hp感染可引起胃粘膜活动性炎症,长期感染后部分患者可发生胃粘膜的萎缩和肠化。Hp感染相关性慢性胃炎有两种类型:全胃炎胃窦为主和全胃炎胃体为主。前者胃酸分泌增加,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后者胃酸分泌减少,胃溃疡和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宿主、环境和Hp因素的协同作用决定Hp感染后相关性胃炎的发生类型和发展。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时Hp的检出率与正常对照者有显著差异。Hp的检出率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中高达95%~%。胃溃疡中亦达70%~90%;Hp根除后溃疡的年复发率可降至10%以下,显著低于Hp仍阳性的病人,基于上述事实,Hp在消化性溃疡发病过程中无疑起重要的病因作用。Hp的根除不仅显著地降低了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根除Hp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消化性溃疡的自然史,使大多数消化性溃疡能得以彻底治愈。值得注意的是Hp感染者中的大多数人并不发生十二指肠或胃溃疡,这些事实意味着宿主的遗传性特征,菌株的变异性或其他因素在其中发挥作用。
Hp感染与胃恶性肿瘤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也是胃癌始发病因之一。这个观点已成消化界的热门话题,尤其Hp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不仅医学界治疗白癜风出名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by/12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幽门螺杆菌nbsp究竟有多危险
- 下一篇文章: 胃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