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病因 > > 正文 >

门诊故事幽门螺杆菌,必须赶尽杀绝吗

指导医生:福建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许文集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一半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危险性会增加2~3倍。据统计,全球约有44亿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在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约有7.68亿,感染率高达40%~60%。”

——《7亿中国人感染了这种细菌》

最近,一种细菌上了热搜。

它叫幽门螺杆菌。

这种细菌真的那么可怕?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大环境下,

幽门螺杆菌是不是必须赶尽杀绝?

听听医生怎么说。

因为它,胃病反复发作

4个月前,福建医院接诊了一位30来岁的泉州女病患。这名病患长年被腹痛、腹胀所折磨,期间曾到诊所看过,并按胃炎来治疗。每次吃了药,病情都会好转,然而时隔不久,老毛病又会卷土重来。

在了解患者的情况后,医生为她做了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显示其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来,经规范治疗,患者体内的幽门螺杆菌被彻底清除,病情康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腹痛腹胀这个老毛病再没找过她。

“因为感染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炎、胃溃疡等胃疾病反复发作的病例很多,但很多患者不懂也不太重视,胃出问题也只是到小诊所看看,或自行到药店买药解决,医院检查治疗。”福建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许文集介绍。

感染它,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幽门螺杆菌是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一种螺旋样杆菌,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感染后一般难以自发清除而导致终身感染,除非进行根除治疗。

人体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正常的胃黏膜会产生炎症,即发生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数据表明,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幽门螺杆菌还是消化性溃疡重要的发病原因和治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它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检出率高达90%~%,胃溃疡患者中的检出率在80%~90%。

如果不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慢性炎症在反复发生、修复的过程中,可能导致肠化生、胃黏膜萎缩;这时若炎症仍不能控制,持续存在,还会导致胃黏膜异型增生,发展至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癌前病变),甚至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从而恶变为早癌。

“幽门螺杆菌可以引起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被列为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许医生指出,“但这并不是说,感染这种细菌就一定会得癌;但是,清除这种细菌对防癌是有好处的,目前认为HP感染是预防胃癌最重要可控的危险因素。”

这几类人,建议检查幽门螺杆菌

在中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高达40%~60%。然而,7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没有症状,10%的人存在消化不良,15%~20%的人发生消化性溃疡,但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几乎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还有的可能出现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中重度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

“建议这几类人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许医生提醒——

第一,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

第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第三,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第四,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胃次全手术切除;

第五,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第六,胃癌家族史;

第七,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的老年朋友;

第八,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第九,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十,其他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Ménétrier病)。

若有不适症状,必须同时做胃镜检查。当然,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也不必恐惧,只要规范治疗,90%以上患者可根除。

需要提醒的是,幽门螺杆菌是“吃进去的细菌”,它的传染性很强,最常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所以,预防幽门螺杆菌,最重要是管好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比如,夫妻一方有人感染了,那么,夫妻双方都须进行治疗,以彻底断根。

海都记者刘薇通讯员曾婧琦

值班编辑刘薇

赞赏

长按







































寻常型白癜风怎么治疗
治疗白癜风的药品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by/16047.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