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健康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
近年来,随着幽门螺杆菌(Hp)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筛查和治疗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重视它。经常有家长问这些问题:
“我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我的孩子怎么办?”“全家在一起吃饭会不会传给孩子?”“孩子要不要去检测是否感染了?”今天,我们就介绍一下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在儿童期获得的。我国目前儿童青少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大约在30%-40%左右,而我国的共识中不建议对14岁以下儿童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和治疗,是因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成人有很多不同之处。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特点
1.儿童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的几率很低(如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在中国《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中,只有消化性溃疡病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两种疾病是被强烈推荐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指征,而这两种疾病主要发生在成年感染者,儿童感染者发生这些严重疾病的几率是非常低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以部分表现为腹胀、腹痛、打嗝、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见消化道症状;大部分的儿童感染后未致病,没有任何表现。
2.儿童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再感染率可能较高。成年人如果真正根除了幽门螺杆菌,其再感染率是很低的,一般多在2%-4%左右;而儿童由于是易感人群,其幽门螺杆菌被根除后的再感染率可能会明显高于成年人的再感染率。
3.儿童感染者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感染的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大约在10%左右。
4.儿童服药依从性差,容易导致治疗失败及继发细菌产生耐药性。
5.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可供选择的抗生素有限,且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一些可以用于成人幽门螺杆菌治疗的抗生素常不宜用于儿童,使得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由于药物选择的限制而非常困难。儿童由于各器官系统还在发育过程中,也容易对各种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尤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需要联合多种药物治疗,更容易导致儿童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过程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6.儿童期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可能降低人体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如过敏性哮喘)。现代社会,过敏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其原因被认为可能与“卫生假说”有关,即随着社会环境卫生水平的提高,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微生物、寄生虫等的感染风险降低,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得到刺激和锻炼,从而导致了这些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7.儿童幽门螺杆菌传播方式和成人一样,人-人间传播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可能的传播方式,其最可能的途径是通过口-口和粪-口传播。
哪些孩子需要检测?
当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孩子就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
1、消化性溃疡。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
3、慢性胃炎。
4、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的患儿。
5、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不建议常规检测: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耳炎、牙周疾病、食物过敏、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生长发育迟缓有关。临床检查的目的是寻找潜在病因,而不是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对于功能性腹痛、消化不良等患儿不建议行幽门螺杆菌检测。
检测方法
1、侵入性方法:依赖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活检,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RUT)、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和胃黏膜Hp培养、核酸检测等。
2、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UBT,如C-13呼气)、粪便Hp抗原检测(HpSA,SAT)和血清Hp抗体检测等。
除了血清抗体检查,其他检查前均需停质子泵抑制剂2周、抗生素和铋剂4周。但血清学检查不能代表是否正在感染。
如何预防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增加其自发清除率?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家庭中共同居住的成年人或者儿童之间的相互传染获得,应注意教育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避免成人对儿童的“口-口”喂食等。
2.提倡分餐。在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儿童可以使用单独的餐具。
3.家庭成员之间不混用水杯、牙刷、漱口杯等。
4.减少“粪-口”途径传播,座便器经常消毒,蔬菜水果食用前清洁干净。
5.养成良好生活饮食习惯,增强体质。
6.益生菌有助于预防、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已有研究显示,一些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和治疗作用,如双岐菌、嗜酸乳杆菌、布拉氏酵母菌等,有助于使部分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获得清除。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一定要治疗吗?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儿童并非都需要治疗,考虑到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全,为避免药物对儿童肝肾损伤,对于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儿童,并不主张为了预防成人期幽门螺杆菌相关并发症而进行根除治疗。
根据《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这些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必须根治:明确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时才需进行。
另外,以下情况可考虑根治:(具体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1、慢性胃炎;
2、胃癌家族史;
3、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4、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5、监护人、年长儿童强烈要求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儿童,如果没有必须治疗的指征,可以考虑在14-18岁以后再进行相关检测,届时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仍然存在,可以考虑受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
总之,家长朋友不必过于担心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
医院儿科门诊
-,-
儿科病区
-,-
图文/刘建丽审核/邱炜排版/武頔客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by/19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人感染全家被传染,幽门螺旋杆菌我国超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