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病因 > > 正文 >

幽门螺杆菌家庭防控常识

确诊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726/5572694.html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微需氧杆菌,形态为弧形,S形或螺旋形(抗生素使用后可呈球状),单极多鞭毛(图1)。人类是Hp唯一的自然宿主,Hp在全球人群感染率超过50%,发展中国家感染率可高达70~9O%,我们国家Hp总体感染率处在40~70%的水平(图2)。

图1.Hp形态学特征

图2.我国Hp感染分布图

Hp感染可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京都共识》及《马V共识》将Hp胃炎定义为传染病,主要依据其因果关系符合Koch法则:①80%-95%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有Hp感染;②Hp相关性胃炎患者Hp的胃内分布与炎症一致;③根除Hp可使胃黏膜炎症消退;④志愿者和动物模型证实Hp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

HP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Hp定植在人体胃部,当胃黏膜脱落时,Hp也会随之脱落,并通过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后传播感染。Hp也可通过口-口途径传播。口腔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残留食物利于兼性厌氧菌生长。Hp可从牙菌斑、唾液、舌背、口腔溃疡表面等部位中分离检测出,提示了Hp口-口传播的可能性。此外,唾液、牙菌斑和胃黏膜组织中的Hp基因型高度相似,支持口-口传播(图3)。

图3.Hp传播途径

将近%的Hp感染者有慢性胃炎,约95%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的胃溃疡由Hp引起。此外,Hp是胃癌头号杀手,约63.4%的胃癌由于Hp感染导致。除引起胃肠疾病外,Hp感染还可以引起胃肠外疾病,如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慢性荨麻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B12缺乏症、冠心病、儿童发育不良等(图4)。

图4.Hp感染结局

哪些人群需考虑有Hp感染呢?如出现腹痛、饱胀不适、口臭等,建议行Hp检测(图5)。Hp的检测方法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方法。侵入性方法包括内镜观察诊断、活检后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测、细菌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非侵入性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试验、血清学试验等(图6)。

图5.Hp感染常见症状

图6.Hp检测

发达国家发现Hp均建议根除,鉴于我国感染人群基数大等特点,国内指南建议高危人群需行Hp根除(图7)。根除方法主要为四联疗法,连续服用14天(图8)。根除药物停用一个月后复查(图9)。

图7.Hp根除指征

图8.Hp标准根除方法

图9.Hp根除后复查方案

家庭有效实施Hp感染防控,需要从减少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入手。减少传染源方面,加强宣教,普及人群了解Hp相关知识,科学对待,保持口腔卫生,定期体检。家庭成员发现Hp后建议立即根除,以及可考虑使用无幽梅牙膏等彻底清除口腔Hp。切断传播途径方面,建议独立使用牙膏、牙刷,严格分装生食与熟食,定期彻底消毒餐具杯具,家庭内采用公筷制、分餐制,避免家庭群集型感染。保护易感人群方面,儿童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大部分发生儿童时期,尤其是在10岁之前。喂养小孩禁止口对口喂食或嚼碎后喂食。亲吻小孩避免亲吻嘴唇。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进食生冷食物要洗干净,禁止喝生水。

需要注意的是,Hp根除后常出现复发及再感染。复发指的是体内原有Hp菌株再现,根除治疗不彻底。再感染指的是成功根除后又感染新的Hp菌株。Hp感染后不会获得终身免疫,根除后1年内再感率仅为1%~1.5%。反复感染增加根除难度。患者初次根除失败后,Hp对抗生素耐药性产生影响,增加根除难度。根除失败后半年内不建议行第二次根除。如初次根除失败,建议提高患者依从性,个体化合理选择治疗方案:①检测细菌是否是球状;②宿主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③细菌培养和抗生素药敏试验选择合适治疗的抗生素。此外,也可以考虑治疗方案中加入益生菌等辅助治疗。

排版:柠檬

校对:王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by/19964.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