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幽门螺杆菌 > 疾病预防 > > 正文 >

幽门螺旋杆菌,你是谁听听二院专家怎么说

幽门螺旋杆菌,你是谁听听二院专家怎么说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定期体检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在体检时被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人也不在少数。许多人拿到报告单的那一刻,心就开始七上八下,“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听说感染了这种菌会得胃癌,是真的吗?”面对病人们的各种疑虑,今天,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张栓龙将为您揭秘“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个什么鬼?

  幽门螺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一九八三年,一位三十岁的澳洲内科住院医师马歇尔,偶然发现胃粘膜存有一种类似螺旋状的杆茵,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这种「胃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

胃肠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息息相关

  张栓龙主任介绍,虽然幽门螺杆菌阳性不意味有胃病,但是幽门螺杆菌这种致病菌,很容易诱发胃肠疾病的发生。传统的病因学认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由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十二指肠的腐蚀作用与胃肠黏膜防御系统之间的不平衡所造成的,但现在发现胃窦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更为重要。胃是HP在人体内定植的主要部位,70%以上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而且慢性胃炎、胃癌的发生也与HP感染有关。 

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张栓龙主任说,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预防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采用良好的公共卫生措施;二是要彻底地洗手;三是要食用经过适当加工的食物;四是务必要饮用安全、干净的水。

 幽门螺杆菌阳性治疗指征   

  张栓龙主任表示,由于不了解医学常识,很多人在得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后,查阅网上资料,认为HP=癌症,其实无须紧张,并不是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都必须进行灭菌治疗的,而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早期胃癌术后(必须灭菌)

  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必须灭菌)

  慢性胃炎伴萎缩、糜烂(必须灭菌)

  既往或目前患有十二指肠和/或胃溃疡,不论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支持灭菌)

  计划长期使用NSAID(支持灭菌)

  直系亲属中有胃癌患者(支持灭菌)

  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支持灭菌)

  其他HP相关性疾病,如淋巴性胃炎、胃增生性息肉等(支持灭菌)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支持灭菌)

  患者意愿(支持灭菌)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表现

  在症状方面,其临床特点为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疼痛,一般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胀痛、烧灼样痛或饥饿样不适感。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表现有所不同,具体是——

  胃溃疡的疼痛:多在进食后0.5~2小时出现疼痛,即所谓餐后痛,表现为进食→疼痛→缓解的规律,如溃疡位置接近幽门,疼痛节律可与十二指肠溃疡相同。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疼痛为右上腹痛,多在进食后3~4小时左右出现,进食后可减轻,又称空腹痛或餐前痛,疼痛也经常在半夜出现,称夜间痛,故有疼痛→进食→缓解的规律。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如何治疗

  一般治疗:

  普及宣教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增强恢复痊愈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生活:避免过度紧张与劳累,缓解精神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态。

  饮食:少食多餐、戒烟酒、避免咖啡、浓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损伤胃粘膜的药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需应用胃粘膜保护药物、或质子泵药物同服。

  药物治疗:

  抑酸药物:奥美拉唑、法莫替丁等。

  保护胃粘膜:鉍剂、铝碳酸镁、硫糖铝、瑞巴派特等。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三联疗法、四联疗法。

本文专家张栓龙消化内科主任   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长期从事消化内科和内镜诊疗工作,对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经验丰富,对消化系统危重症的处置有一定经验,熟练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原则。   擅长各型肝炎、肝硬化及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熟练进行胃镜和结肠镜的检查及镜下治疗技术。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综合救治经验丰富,能熟练进行经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和硬化术,治疗和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张栓龙消化内科主任

快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医院就医服务网!

医院

原创转载或投稿请联系

xxeykfb

.







































北京中科白癜风
偏方制白癜风

转载注明: http://www.xwoae.com/jbyf/10128.html

Copyright 2008-2009 http://www.xwoa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幽门螺杆菌 版权所有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